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逻辑构成和理性选择。[关键词]就业导向专业建设高职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点,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还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对“办什么样的高职专业、如何建设高职专业”等专业建设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对此,笔者拟从创新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的维度,就如何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谈一些看法。一、专业设置创新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和逻辑起点,是教育与经济之间“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看,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节学校功能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社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点的转移变化,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要求,专业设置创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1.突显市场性要求设置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质量的前提要素。专业设置同企业生产一样,应该是“社会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报告、就业率、订单人数和新生报到率作为主要依据,所有专业都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并实行动态管理,办好、办大、办强有需求的专业,没有市场需求和就业出路的专业坚决停办。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并找出学院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2.突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定位。高职专业创新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创新,这是第一位的。一个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一个可以落实的培养目标,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现在人们对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有共识,问题在于:一是如何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定位。技术是在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和技能的体系。其要旨是对自然或社会进行具体控制和改造,要回答的是“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和“事情做出来有什么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有助于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是人的身心机能。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创造性智力技能。高技能人才实际上是智力技能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设备与设施建设、鉴定与评估、教学手段运用都围绕“双证”来进行,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相应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如何把握某个专业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规格要求。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3.突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远远大于其教育属性。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成本、多投入、强技能的就业导向教育,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它的成就不在学术殿堂,而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走向中心区域,真正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才能使高职院校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真正办成企业和用人单位眼中、手中、心中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要从过去较多关注学校自身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从过去较多关注学校外延的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学校内涵的发展,要从过去较多关注依靠自有资源办高职、依靠政府投入办高职转移到积聚和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和开发利用社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扩大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