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情况、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论:在抑郁有关心理评估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需要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工作来达到抑郁症的预防与控制,提升患者心理质量。[关键词]老年抑郁症;预防;护理老年抑郁症属于威胁老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原有的社会功能与自理能力显著降低,对患者家庭与个人构成一定负担。该病的高发群体集中在55岁至60岁的老年群体中[1],要做好对应治疗干预,同时护理工作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分析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56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61.5±4.1)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21例,高中13例,大学6例;配偶情况中,有配偶者31例,无配偶者9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54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3.1±5.2)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22例,高中11例,大学7例;配偶情况中,有配偶者32例,无配偶者8例;两组患方均同意护理与研究工作的开展,签署对应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配偶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做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效果,具体内容如讨论内容所示,主要集中在心理护理干预以及相关配套的生理与心理调适工作。1.3评估观察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3]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有相关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情况越严重。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90分至100分为很满意,80分至89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内为不满意。满意率为80分及以上患者比例总和。1.4统计学分析将护理后的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状况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在抑郁有关心理评估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状况评分对比(x±s,分)分组HAMDSDS观察组(n=40)1.68±0.214.68±2.79对照组(n=40)4.96±3.0510.31±8.52注:两组对比,p<0.05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见表2,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分组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n=40)25(62.50)13(32.50)2(5.00)95%对照组(n=40)15(37.50)14(35.00)11(27.50)72.5%注:两组对比,p<0.053讨论3.1了解老年抑郁症病发原因老年抑郁症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身体因素与药物因素等引发。社会心理因素与老年患者退休后在工作上与家庭地位方面下滑,自身角色的变化难以有效适应,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范围与能力降低;子女成家立业后与老人交流变少,或者与老人分开居住,相处时间少,老年人会觉得内心的孤独寂寞感。身体因素主要是由于疾病带来的生理不适以及各功能衰退,或者部分疾病本身会容易产生抑郁症的并发因素。药物因素主要是部分药物成分会含有诱发抑郁的因素。在了解相关因素情况后,需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预防控制抑郁症的侵袭。3.2预防与护理对策在预防与护理工作上,首先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要建立起老年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可以进行对应的认知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阳光运动疗法干预等。要提供患者清洁舒适的环境,从而保持患者积极的情绪状态,激发对生活的激情,提升生活乐趣感,保持机体充分适宜的营养状态,调整好饮食状态,依据老年患者饮食习惯与身体状况做针对性的饮食管理与方案设计,提升患者饮食上的愉悦感与营养良好吸收的状态。保持蔬菜瓜果等纤维素饮食,保持胃肠蠕动功能正常,避免便秘。如果有便秘情况,可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