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仍然存在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评估、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或调整。[关键词]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是企业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宽知识、高技能、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各类人才充实和支撑。要办好一个企业,有太多的新问题需要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去解决。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不仅是继承应用,更应为创造性的应用。2005年教育部公布我国高职的就业率仅为62%,但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却高薪难求。可见,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梦寐以求的。(二)接受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迫切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只是怀揣一纸文凭和几个上岗证,到社会上找一碗饭吃的谋职者,而应是肩负着将现代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并将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双重使命的实用性人才。不仅高科技含量的机器设备将靠他们去制造、使用和改进,大量的科研成果将靠他们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而且一些技术突破性不强,但比原有产品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效益、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的所谓“螺丝螺母”型创新活动也要靠他们去完成。高职学生除迫切需要在学校学到做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渴望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一些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掌握迎接社会竞争的一些智慧和思维方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二、当前阻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积极性不高。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办教育”的模式已经逐步向“社会办教育”的模式转变,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模式仍然深刻影响着目前的高校教育。政府控制教育资源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校自主办学、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导致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长期处在盲目、自发、游离、无序状态,始终处在低水平重复阶段。(二)学术民主和创新观念贯彻不够。学术民主是创新思想得以提出、流传,并在交流和争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习惯、养成健康坦荡的人格的前提。首先,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科学技术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缺乏重视科学探究的传统。至今仍然以传播知识为主,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潜能发挥、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共识。其次,建国后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占了较大比重,相对弱化了对大学生个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普遍不长,不少的高职院校认为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的重心在普通本科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贯彻到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没有变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三)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对学生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权利尊重不够,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尊重不够,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不够,是目前一些高校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过快发展使得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相比于学生人数而言严重匮乏,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们往往只有观摩的机会,动手实践、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由于师资匮乏,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教师的报酬增长的幅度与工作量增加的幅度不成比例:使教师的积极性被挫伤。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的内容得不到调整和补充。由于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有限,很难从源头上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还远没有形成。三、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