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共轭法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学院、系:宇航学院第一作者:李博洋学号:11151042第二作者:侯怡鑫学号:11151056目录报告摘要3实验目的4实验仪器4实验原理5实验内容7数据处理9实验分析11实验误差12实验心得13参考文献14原始数据15报告摘要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主要参量是焦距,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大小、虚实、倒立)。对于薄透镜焦距测量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透镜光心及焦点(像点)定位的准确度。本实验在光具座上采用共轭法测量了3种凸透镜的焦距,以便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光路调节技术,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正确使用光学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左右逼近法,同轴等高,共轭法,自准法,物距像距法,误差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3.熟悉光学实验的操作规则;4.测定凸透镜的焦距;5.进一步熟悉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实验仪器光具座:光具座所配之光源有半导体激光器与射灯光源。凸透镜: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平面反射镜,光源,像屏,观察屏。实验原理薄透镜成像公式当透镜的厚度远比其焦距小的多时,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可表示为:式中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为透镜的焦距,U、V和f均从透镜的光心O点算起。并且规定U恒取正值;当物和像在透镜异侧时,V为正值;在透镜同侧时,V为负值。对凸透镜f为正值,对凹透镜f为负值。凸透镜焦距的测定自准法测薄透镜焦距光路图自准法如图所示,将物AB放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得到一个大小与原物相同的倒立实像A´B´。此时,物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等于透镜的焦距f。物距像距法(U>f)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将在另一侧成一实像,只要在光具座上分别测出物体、透镜及像的位置,就可得到物距和像距,把物距和像距代入下式得:由上式可算出透镜的焦距f。(根据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可知,当U=V=2f时,f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小)。共轭法如图所示,固定物与像屏的间距为D(D>4f),当凸透镜在物与像屏之间移动时,像屏上可以成一个大像和一个小像,这就是物像共轭。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得知:U1=V2;U2=V1(因为透镜的焦距一定)若透镜在两次成像时的位移为d,则从图中可以看出故;由得:(1)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出D和d,就可计算出焦距f。实验内容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薄透镜成像公式仅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才成立。对于几个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进行共轴调节是光学测量的先决条件,对几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路,应使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才能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习惯上把各光学元件主光轴的重合称为同轴等高。本实验要求光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调节分两步进行:粗调将安装在光具座上的所有光学元件沿导轨靠拢在一起,用眼睛仔细观察,使各元件的中心等高,且与导轨垂直。细调对单个透镜可以利用成像的共轭原理进行调整。实验时,为使物的中心、像的中心和透镜光心达到“同轴等高”要求,只要在透镜移动过程中,大像中心和小像中心重合就可以了。对于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则应先调节好与一个透镜的共轴,不再变动,再逐个加入其余透镜进行调节,直到所有光学元件都共轴为止。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取物屏,像屏距离D>4f,固定物屏和像屏,然后对光学系统进行共轴调节。移动凸透镜,当屏上成清晰放大实像时,记录凸透镜位置X1;移动凸透镜当屏上成清晰缩小实像时,记录凸透镜位置X2,则两次成像透镜移动的距离为d=|X2-X1|。记录物屏和像屏之间距离D,根据(1)式求出f,重复测量4次,实验相关图片原理图数据处理凸透镜(参考数据f=200mm)物屏位置X0:1.12cm像屏位置x3:91.80cm次数项目12345X1左㎝37.9538.1038.9038.6638.82X1右㎝38.5239.1839.3538.4038.94平均值138.2438.6439.1338.5338.88X2左58.7259.0058.6058.6058.68X2右59.2259.2858.8058.9059.24平均值258.9759.1458.7058.7558.911.12㎝取:=0.05㎝==(91.80-1.12)cm=90.68cm(58.94-38.68)cm=20.26cmL=u测量结果为:=实验分析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有什么优点?=1\*GB3\*MERGEFORMAT①把焦距的测量归结为对于可以精确测量的量D和d的测量,避免了测量U和V时,由于估计透镜光心位置不准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