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教学设想1.把理解两则短文的主题及托物言志的写法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类比、衬托车法巧骄散结合的句式特点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2.采用“讲讲——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3.安排两课时。陋室铭刘禹锡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人新课(略)。二、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刘禹锡(772一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后河南)人。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四、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并正音:陋铭鸿儒德馨案牍2学生结合注解,弄清全文大意,熟读课文。五、讨论问题(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讨论题)。1.本文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理解:斯是陋室,推吾德馨。2.本文可分为三层,请问该怎样划分?理解:第一层(1-3句):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在于室主人‘。德馨。*策二层(4~7句):写陋室环境和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第三层(8~9句):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3.有人说“托物言志”是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理解、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这个“志”就是作者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但作者在文章里却没有直说,而是借“陋室”这个“物”表达出来的,即通过对陋章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显得含蓄,隽永。4本文哪些地方运用类比,有何作用?理解:课文开头以山水作类比,说明山水出名是因为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的观点。后文又以诸葛庐、于云亭作比,旨在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理解:本文共9句话,除第9句为散句,第6句为骄散结合外,其余的句子均为骄句(对偶句和排比句之总称)。骄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又由于课文还运用了一些散句,因而显得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六、背诵全文。(可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快的口头表扬或发点小奖品。)七、布置课外作业。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可以调素琴()②无丝竹之乱耳()③斯是陋室()④往来无白丁()2.本文第4~7句紧扣中心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按要求填写下来。┌──┬─────┬─────┬─────────┐│句序│描述的内容│突出的特点│抒发的情怀│├──┼─────┼─────┼─────────┤│4│陋室的环境││淡泊的心情│├──┼─────┼─────┼─────────┤│5││││├──┼─────┼─────┼─────────┤│6│││恰然自得、乐在其中│├──┼─────┼─────┼─────────┤│7│陋室的生活│高雅、脱俗││└──┴─────┴─────┴─────────┘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比兴)(类比)诸葛庐}山、水--------陋室------------------何陋之有子云亭(环境)名、灵——德馨一一一一一一交往-一不陋(情趣)爱莲说周敦颐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略)。二、解题。“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三、简介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取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党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他中建“赏莲事”,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惜花述志。四、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一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噫鲜有闻2.学生齐读。五、串析课文。(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释。)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语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技”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阿、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变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谈馆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