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楹联知识浅谈楹联知识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的平仄可以有一点变通,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碰到单数字,平仄可以放松要求,上联是平声,下联也可以对平声,仄声亦然。但逢双的数字必须从严。这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不必太受拘束。例如上面的例子,首字就是平平相对。我们再举岳阳楼上一副名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仄仄平平平仄仄万家忧乐注心头仄平平平仄平平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这四声中,最易混淆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考是平、上、去、上,没有入声,让梁武帝感到迷惑,可见当时许多人也分不清何为入声。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在发音时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以至出声短促的那一种。其实在粤语和潮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入声。我们知道,普通话的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而入声字发音时,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当前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