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论文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公共艺术教育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所谓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文学美、艺术美等手段和形式,引导和帮助受教者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艺术活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功能与优势。(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发现美、鉴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崇尚和追求美的人生境界。寓审美教育于公共艺术教育之中,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和美感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艺术素养,是高校美育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审美,漠视或淡化审美的艺术教育活动,就僭越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本真,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益德价值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立德”、“成人”的功用。而这—功能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特性一审美育来实现的。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席勒曾经说过,没有审美的发展过程,企图达到道德的阶段是徒劳的。这意味着,艺术教育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成就人的德性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旨归。《乐记》中所提出的“乐者,通于伦理者”,其含蕴也正基于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绘画、舞蹈、表演、创作等方式,可引导大学生以善为美,形成向善的态度思维和价值取向,明辨是非,趋善避恶,砥砺品性,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道德人格,达到以美导善、“美”与“德”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智价值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各自的属性与功能,左脑以逻辑推理思维为主导,而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激发左脑和右脑的活动能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达到协调和平衡左脑和右脑的作用,深掘大脑的发展潜能,活跃大学生的积极思维,锻炼和开启大学生的智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公共艺术活动并非以强迫、高压的方式进行的,而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动、愉悦、自觉地参与。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激发大学生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唤起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洞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艺术学院一门新兴的公共课程,公共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支撑,特别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与合理的界定,因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从专业的视角出发看待公共艺术教育,重拔高而轻普及、重个别而轻全体、重知识而轻能力、重比赛而轻教学、重活动轻育人等,严重地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航向,背离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学科定位的模糊性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因此,在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中,多数高校并未将其视作一个完整的学科加以建设,也未将其与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在课程定位与学科建设中较为模糊与随意。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科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学校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违背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目标,拔高学生的技能训练,热衷于竞赛或比赛,将获取名次和奖励看作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湮没在功利主义的泥潭之中。(二)课程管理的松散性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课程管理较为疏松。一方面,在缺乏明确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前提下,不少高校缺乏总体的课程设计,尚未将公共艺术课程当作一门通识课加以建设,导致课程设置和管理随意,在管理上不是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标准,而是以学校的师资状况与选课人数为转移,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教材的选用和管理比较随意。如,有的高校直接搬用艺术院系的摄影、钢琴、文学等专业教材,并没有认真选取契合普通高校而非艺术院校的综合教材,实用性较差;有的高校教师虽自主开发教材,但也存在内容陈旧、价值不大、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和管理效果。(三)师资素养的欠缺良好的师资素养是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人力支撑与智力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不仅要具备必需的艺术素养,而且要有必要的文化素养。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是难以割舍、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