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鸿章上广告1896年,七十四岁的“大清钦差头等出使”李鸿章(1823-1901),出访欧美八国。不久前,这位“裱糊匠”代表晚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落得“国人皆曰可杀”的地步,他自己也发誓“终生不再覆日地”。此番出访欧美,自然为了实现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8月28日,他到访美国,受到美国人的国宾待遇,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想目睹帝国总理大臣的风采。美国的媒体、商家也抓住这次良机,借李鸿章名义为自己打广告。正如左图所示,美国一家保健品公司借李鸿章推销麦精,广告写着“我是长期用户,吃了麦精后身体超棒。”而右图美国《纽约时报》的广告则是说“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日周报〉”。无法确认这两个商家有没有征得李本人的授权。但看出李鸿章留给美国人的形象是相当积极的。他身体健康有活力,乐于学习西方知识。李鸿章一生的活动是晚清历史的一个缩影。他所处的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外列强蜂拥而至,内部封建王朝末世苍茫。在这时势下,他是“朝内朝外,国内国外的纽带”,命中注定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到兴办洋务、处理外交,他的脚步从未停止。弱国无外交,奉行“外须和戎”的他成了签不平等条约的专业户。自保心里,管理上的裙带关系,贻误国家,挫伤民气,他也难逃其咎。然就其办洋务而言,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修铁路、架电报,这些代表工业文明的新生东西,在古老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他可谓功不可没。他着手的洋务事业,虽被打断,但历史大河奔流不息。一百年来,仁人志士为寻求民族自强的“麦精”而奋斗不息,“中国梦”再次出现说明历史并未割裂。这或许是百年前的李鸿章所意想不到的吧?观察图片,了解图片蕴含的基本历史信息(时间、人物、内容、大致意思)为什么李鸿章给西方留下了一个相当积极的形象?结合历史背景加以说明。为了寻找民族自强的“麦精”,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查找资料,概括1949年以来,主流历史观对李鸿章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