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限时规范特训45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广东揭阳模拟]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最有利的影响是()A.太行山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提高冬季气温B.东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C.山麓地带流水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D.太行山海拔较高,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农业类型多样2.合福高铁闽赣段全长466.8km,桥隧总长422.4km,占全线长90.5%,其中隧道长达274km。关于合福高铁闽赣段多桥隧的原因分析最有可能的是()A.沿线丘陵山地广布,河流众多B.沿线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溶洞C.沿线人多地少,耕地需要保护D.沿线经黄山、武夷山,景点生态需要保护[2020·成都二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4.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A.光照更强B.土壤的水分更好C.坡度更缓D.植被覆盖率更高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5~7题。5.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B.乙C.丙D.丁6.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7.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2020·山东菏泽模拟]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8.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9.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2020·济南模拟]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山东B.台湾C.四川D.浙江11.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B.河流C.土壤D.植被二、综合题(共46分)12.[2020·武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下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4分)(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大多的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8分)(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4分)13.[2020·湖北宜昌四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海底有松软沉积物、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虾类。中国对虾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由于人工繁育虾苗的放流,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6分)(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8分)(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提出促进渤海对虾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