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析地方性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出路论文摘要: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它在发展中却难以避免地遇到部属、省属高校难以想象的困境,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困境,化弊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我国有不少地级市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在这里把这些大学称为地方性高校。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转型,也会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的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地方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作一些探讨。一、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1多数地方性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的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以使用、调度的资金远不如国家部属大学和省会城市的大学。2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管理体制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些明显的不适应大学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低级管理体制与高水平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3在学科结构建设方面缺乏对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吸引力,或者留不住逐渐成长的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师资队伍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4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高水准学者少,真正具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则更低,学术信息的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探讨学问之类的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的校际交流少,具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5生源差,素质低。同样的教师付出同样的努力,却达不到在其他大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大学本身应有的尺度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原因分析1地方性高校在地理空间上基本远离省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缺乏地区优势。交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2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建设刚起步,工业相对落后,政府财税收入少,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多,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难免遇到资金瓶颈。3多数地方性高校建校历史短,积淀浅,精神资源稀缺,优秀人才和生源缺乏,无法具备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大学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三、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出路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搞活人才流动体制,建立起“能引进”、“能留住”、“能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要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强校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架马车齐头并进,既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注重对在校教师的培养。(1)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高校既要创造条件留住原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又要根据需要,引进一定数量优秀的拔尖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辟新的学科,带动和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没有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现有的人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在政策上一味地向引进人才倾斜,而忽视对学校原有的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扶持、培养,往往是“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因此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善待现有人才,在学校的一些政策待遇上,兼顾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两者间的关系,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培养有发展前途的现有人才,设法留住骨干人才。对于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应一视同仁,让他们同时挑重担,给他们同时施加压力。同台竞争,实行能本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2)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关系人才流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激发人才的巨大潜能,可以使人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人的才能与工作需要的最大程度契合。人才外流造成高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高校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矛盾。面对人才流动,高校仅靠防止人才外流是不行的,而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人才流动问题,积极参与人才流动,在流动中将自己需要的人才吸引过来。同时淘汰一批不适合当教师或无发展前途的人,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应根据本校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人才流动管理办法,改变对人才终生拥有的观念,对出资培养和引进的人才,签订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规定适当的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后,可以允许流动,不必强留;对于原有人才,也要科学管理,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才交流,这样能促使高校惜才、爱才和用才,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有利于消除“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2着眼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升优势学科竞争力。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标志。一流的学科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