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和美乡村是既要体现“外在美”,也能体现“内在美”的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本文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乡村振兴中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加大乡村建设投入力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关键词: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指引;而乡村建设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2017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背景下,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的内涵要义和美乡村建设表明,我国乡村建设总体上已从满足乡村居民生活温饱的生存型乡村建设,在向满足乡村居民全面小康生活的发展型乡村建设变迁与跃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和”更突出地体现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上,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美”更侧重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现代化乡村。(一)和美乡村建设之“和”首先,和美乡村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之“和”。乡村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选择的结果。为此,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安全红线与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建设乡村,而是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其次,和美乡村建设要注重城乡关系之“和”。和美乡村建设不是按照城市方式改造乡村,而是在尊重城乡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要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居民公共保障和财产权利的平等化、一体化,城乡要素流动的畅通和城乡发展的融合。第三,和美乡村建设要注重社会关系之“和”。“和而不同”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样化、差异化也是乡村美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村落与居民的形成,差异化、个性化都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和美乡村建设的必将是开放包容的乡村,是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的乡村,是有助于培养人们内心善良、身心和谐的田园乡村。(二)和美乡村建设之“美”“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马克思曾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了美的源泉,人类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追求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美乡村建设之“美”,是指通过有效手段和措施对农村的生态产业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环境宜居、治理有效、美丽生态的农村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和与美作为乡村建设的两个重要维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乡村的自然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与和谐之美互有区别而又彼此联系,共同组成乡村的“大美”。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基础性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不可能达到乡村的和美。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各种电子商务村、乡村旅游及农家乐等农村产业陆续开展,农民收入较以前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农业产业发展还处在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迈进的阶段,多数产业有规模、有品种、有品牌,但品种基地不集中、品牌效益不明显;农产品加工层次还比较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二)农村基础设施欠账仍较多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求水平也不断向城镇居民靠近,但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比如,一些示范村与非示范村、示范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部分示范村建设虽然达到了上级部门的验收标准,但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农村破旧空置房屋改造任务仍然艰巨;乡村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还不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