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全国卷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理科综合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32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既有ATP的产生,又有ATP的消耗B.线粒体基质中既有H2O的产生,又有H2O的消耗C.肝细胞中既有葡萄糖的产生,又有葡萄糖的消耗的产生,又有CO的消耗D.硝化细菌中既有CO22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目和种类增多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增强C.基因的表达只发生在细胞分化过程中D.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3.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只有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靶细胞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B.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存在于甲状腺细胞上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部位只能是树突膜或腺体细胞膜D.细胞上的激素受体一旦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分解4.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细胞中等位基因成对存在,故为纯合子B.该植物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1:2:lC.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D.该植物具有茎秆粗壮。叶片、果实较大,营养成分必然增加的特点5.在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我国学者崔徵研究了Zn对番茄幼苗中吲哚乙酸、色氨酸含量的影响,得到了如图l、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过程不发生在核糖体中B.对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有Zn的蒸馏水中-1-C.实验组在加Zn的前后形成了自身的相互对照D.据该实验可推测,Zn能促进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t)中,λ=增长率-1A.在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Nt=NoλB.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在达到蜀值前,种群数量每年都以相同的倍数增长”C.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随气候、季节等因素而变化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以提高合成氨工业中氨的产率B.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含糖类的物质C.空气中NO和NO,等氮氧化物含量过高可导致光化学烟雾或酸雨的形成,均具有消毒杀菌能力D.“84消毒液”与漂白粉溶液的有效成分均是Ca(ClO)2,能使溴的CC1溶液褪色且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的羧酸类物质共有(不8.分子式为C5H8O24含立体异构)A.6种B.5种C.4种D.3种9.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0.香柠檬油可用于化妆品生产。香柠檬油中含有微量的香柠檬酚和香柠檬醚,二者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香柠檬酚和香柠檬醚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香柠檬酚使溴水、酸性KMnO4C.X是CH3Br,相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D.1mol香柠檬酚和1mol香柠檬醚分别完全燃烧时,后者耗氧量比前者多1.5mol+—的HF溶液混合,下11.常温下,将V1mLpH=12的NaOH溶液与V2mLc(H)=0.01mol·L列说法正确的是+—),则一定有VA.若混合后溶液中c(H)>c(OH1<V2,则二者混合后的溶液中pH>7B.菪V1=V2C.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F—)>c(H+)>c(Na+)>cOH—)D.二者恰好反应完时,则所得溶液中c(F—)=c(Na+)12.用常见金属单质X、Z与化合物Y的溶液在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XZYBZXCH2++HDYXNO3+2H+e==NO22O13.XYZWpqrYXZWpqYr2BaCl2AW>Y>ZBW>XCX>W>YDqpr8614~1718~2163014.OCAOABOBCOAOBD15.2016l1220404MGA04B04C04D16Mm2mg17AAABBABC.ABDAB18.ABC+qABBC-WCA-3-BCBCADAAB19.1905A1B2vUUvC3ev1c1cvED4Ekhvo20.SBOORR1=RR2nAe=BSsintBSCSR2RDsR2221.mR-4-hvBrgoAB2mgRCBR2/rDII:22323338129226ABsdABAtl,Bt2(l)A(2)(3)23.(9)1FU=UU12192-5-(1)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