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主应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量薄壁圆管在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下,其表面一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位。2.掌握用电阻应变花测量某一点主应力大小及方位的方法。3.将测点主应力值与该点主应力的理论值进行分析比较。二、预习思考要点1.试分析本实验装置是如何使薄壁圆管产生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的。2.薄壁圆管在弯扭组合变形下其横截面上有几种内力?哪几种?有几种应力?哪几种?3.薄壁圆管在弯扭组合变形下其表面一点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在主应力方位未知的情况下,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需求解几个未知量?哪几个?三、实验装置及仪器1.弯扭组合变形实验装置如图1-29所示,装置上的薄壁圆管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在自由端装有与圆管轴线垂直的加力杆,该杆呈水平状态。载荷F作用于加力杆的自由端。此时,薄壁圆管发生弯曲和扭转的组合变形。在距圆管自由端为的横截面的上、下表面和处各L1BD贴有一个45°应变花(或60°应变花)如图1-29。设圆管的外径为D,内径为d,载荷作用点至圆管轴线的距离为。L2图1-29簿壁圆管主应力测量装置2.静态电阻应变仪。3.游标卡尺、钢尺等。四、实验原理理论分析表明,薄壁圆管发生弯扭组合变形时,其表面各点均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如图1-29所示的I-I截面的上表面B点和下表面D点的应力状态分别如图1-30所示。(a)(b)图1-30簿壁圆管上、下表面点的应力状态由应力状态理论可知,对于平面应力状态问题,要用实验方法测定某一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位,一般只要测得该点一对正交方向的应变分量、及即可。用实验手段εxεyγxy测定线应变较为容易,但角应变的测定却困难得多,而由平面应力状态下一点的εγxy应变分析可知平面上某点处的坐标应变分量、及与该点处任一指定方向的线εxεyγxyα应变有下列关系:εα1cos2sin2sin2(1-55)xy2xy从理论上说可以测定过该点任意三个不同方向上的线应变、、,建立三个如εαεβεγ式1-55那样的独立方程,解此方程组即可完全地、唯一地确定、、,但因方程εxεyγxy中出现了三角函数,为了解算简便,在实验测试中,生产厂家已将三个应变片互相夹一特殊角,组合在同一基底上组成应变花,本实验采用互成45°的直角应变花,布设方式如图1-31所示。图1-31应变花粘贴位置由此根据1-55式有:1cos20sin20sin(20)(1-56)0xy2xy1cos245sin245sin(245)45xy2xy1cos2(45)sin2(45)sin[2(45)]45xy2xy由电测法测定三个方向的线应变、、,并联立求解上述方程组,即可求04545得:x0(1-57)y45450xy4545由主应变公式:1[()()22]1.22xyxyxy将、、代入得主应变:xyxy12[()()2()2](1-58)1.2245452045045再由广义虎克定律E()11212E()21221求得主应力:E12(1)[()()2()2](1-59)1.212245452045045式中E、μ分别为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主应变的方位角11tg1[xy]tg1(4545)(1-60)222xy04545对第一主应变的方位可按下列规则确定:ε1①若,且则由轴正向逆时针转角θ>0°εx>εyxθ则由轴正向逆时针转角εy>εxyθ②若,且则由轴正向顺时针转角θ<0°εx>εyxθ则由轴正向顺时针转角εy>εxyθ、的大小是以其代数值进行比较。εxεy第一主应变的方位确定后,另一主应变的方位与之垂直。ε1ε2对于各向同性弹性体,主应变的方位与主应力的方位一致。五、实验步骤.测量薄壁圆管试件的有关尺寸(、、、)或由实验室提供;材料常数、1L1L2DdEμ由实验室提供。2.采用多点半桥公共补偿法测量。将试件上各测点的应变花按编号顺序接入电阻应变仪,同时接入温度补偿计。3.检查接线无误后,调整好电阻应变仪,注意要根据电阻应变计的灵敏系数调整应变仪的灵敏系数,然后再进行测量前的各点的预调平衡。4.采用等增量法加载。根据试件材料的比例极限确定最大载荷,分3—5级加载,使每级载荷下各测点的应变均有较明显的变化,读取各测量应变计的应变值。同时,计算相应的应变增量,观察其线性程度,直至达到设定的最终载荷。卸载,应变仪回到初始平衡状态。5.对于应变增量线性程度有明显差异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