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45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资料,对发病特点、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均行一期手术切除,术后无肠瘘发生,全部治愈。结论:对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只要术中操作认真、仔细、得当,均能施行一期手术治疗,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治疗费用。关键词:阑尾炎;脓肿;手术【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65-01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是由阑尾炎症扩散至周围组织以及机体在病变的周围形成纤维素性粘连及大网膜包裹而形成[1],大约10%左右的阑尾炎可发展成阑尾周围脓肿[2]。传统医学均采取非手术治疗,对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的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为缩短患者疗程,降低费用我们对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作了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切除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2010年8月,对4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均行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切除治疗。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龄26~74岁;病程3~21d。症状均有转移性或固定的右下腹疼痛、发热部分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均可触及肿块,全部有腹膜刺激症。B超检查均提示为阑尾脓肿。白细胞计数均增高。1.2手术方法:均行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开始切口不要过大,可酌情延长,进腹后手指探查阑尾及脓肿与周围状况,顺便分离疏松粘连,对于致密粘连可锐性分离,分离时,脓肿基本会破,可见20~80m脓液,吸净后行阑尾切除。对盲肠水肿、坏疽明显者阑尾残端包埋不理想者予8字缝合,予大网膜填塞清除脓腔中坏死组织、阑尾粪石及炎症明显的大网膜。用甲硝唑冲洗腹腔,于右髂窝置一胶管引流经切口旁戳孔引出。缝合腹膜后,甲硝唑冲洗腹壁切口后缝合切口。重要的是阑尾系膜缝扎牢固,残端包埋或大网膜覆盖满意,保持引流通畅。2结果45例均治愈,无肠瘘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8例,乙级愈合12例,丙级愈合5例。住院时间7~14d。3讨论阑尾周围脓肿传统医学均先采取非手术治疗,认为过早手术担心脓肿破溃促使炎症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或残端处理不当出现残端瘘。而对保守治疗后疗效不明显且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患者,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不切除阑尾。待三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国内部分学者主张对急性期阑尾脓肿施行手术治疗,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对45例患者施行了一期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无肠瘘发生,仅有3例切口感染,效果满意。3.1一期手术的优点切除阑尾、脓肿清除引流后能够彻底消除感染源,再配合抗生素治疗,使得患者较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好,治愈快。传统治疗的方法,因未行阑尾切除,患者可多次复发最终还需择期手术。而一期手术降低了费用,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2一期手术的可行性传统医学认为阑尾周围脓肿时由于炎症、水肿和广泛粘连,不易分离和寻找阑尾,若强行切除阑尾,可损伤肠管,并难以包埋阑尾残端,从而出现肠瘘。游冬阳等[3]认为急性期阑尾脓肿与周围肠管、网膜粘连疏松,易于分离。王孟彬[4]认为凡阑尾根部能找到者近盲肠壁处很少有坏疽。对此我们有相似的观点。手术中主要注意:阑尾系膜缝扎牢固,残端包埋满意的行荷包包埋,对盲肠水肿、坏疽明显者阑尾残端包埋不理想者予8字缝合,予大网膜填塞。打结时收紧缝线,将组织轻轻靠拢即可,这样能避免肠管撕裂及肠瘘的发生。对病程超过半个月,形成致密粘连者,分离较为困难。但只要操作认真、仔细、得当,肠壁间、肠壁与网膜间还是有间隙的,均能切除阑尾。3.3术后加强抗生素使用因造成感染的原发灶已清除,只要引流通畅,可用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加甲硝唑联合用药,以避免腹腔感染及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本组仅有3例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6.6%。我们认为,对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患者,只要术中操作认真、仔细、得当,均能施行一期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参考文献[1]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80[2]PrystowskyJB,PughCM,NagleAP.Currentproblemsinsurgery.Appendicitis[J].CurrProbSurg,2005,42(10):688-742[3]游冬阳,陈梦龙.50例阑尾脓肿手术治疗分析[J].腹部外科杂志,2000(3):181[4]王孟彬.阑尾脓肿外科治疗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0(1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