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摘要〕地景建筑是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发展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建筑、景观、城市诸要素相互渗透,在有机互动中形成新的秩序,形成公共空间,营造可识别的场所。本文试图分析、归纳建筑地景化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今后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应用指导。〔关键词〕地景建筑液态化动态化地景建筑,是建筑地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模糊了传统欧几里得体系建构下的六个界面,使得其可以亦内亦外的空间形态、图底互为因借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交融。建筑地景化,实质也是重构地形的过程,地景建筑连续的形态使空间可达性成为可能,建筑与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耦合在一起,为人们自组活动提供了条件,籍此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公共空间。一、形态特征液态化形体的液态化意指形体脱离固有静止状态,在流变中以不定性姿态消解自身、融于周围。建筑所呈现的液态化特征,表现为在非欧几里德体系下的非线性审美倾向,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常以消隐体量、消解界面、消融边界、模糊图底的形式完成与周围基地的对话,最终实现与大地的同生共构。(一)界面消解当建筑界面以弱化、模糊的形式消解时,建筑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感被打破,建筑与大地主客置被颠覆,单一、均质的建筑空间变得连续,建筑在与场所重新构筑新关系时逐步建立起建筑、景观、城市三者相互渗透的新秩序,这也正是地景建筑的价值追求。在传统认知中,建筑体是由六个界面共同围合而成的“方盒子”,界面更多的是承载维护功能。建筑地景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解放了内部空间,使建筑空间走向了空间与时间上的连续。(1)底面消解。西方建筑的传统,历来重视对建筑体量感的塑造,建造时往往将其实体化、雕塑化,弱化传统意义上建筑底座的敦实感,使之以一种克服地心引力的轻盈之姿悬浮于大地上。(2)墙面消解。墙对外,分隔建筑与外部空间;对内,是内部空间的一种限定形式,若将墙体从造型、材质、肌理等方面进行弱化或消除,那么内部空间将变得连续,建筑内外空间也因这连续而变得互为渗透、相互交融,人在其中的体验变得更为丰富,空间随着内外的叠加而变得有层次,传统意义上的墙面便不再只具备维护功能,而多了交流及丰富场所的意义。(3)顶面消解。建筑的“顶”是以覆盖的形式限定建筑内外的,通常只能从特定角度、静止定点观察。而建筑屋顶作为“第五立面”,不仅构成组织城市肌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城市形态多向度展示的载体之一。建筑地景化中,将传统意义上的屋顶消解后,以拓扑形态与其它界面转化,用覆土的形式使建筑与周围景观共融共生,以开放、流动的姿态来容纳空间中的多种事件的发生,制造生动的多向度、多维度空间。当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消解后,必然将带来建筑上下空间“层”的解放,视觉阻碍被消除,垂直向度得以摆脱,人在内部空间活动的约束得以释放,多孔性和局部互联的构造使之整合为内部松散、但又有序连接的集合体。(二)边界模糊边界,物理学中的解释为不同物理性质物质间的接触部分。2建筑边界是建筑界面之间的交界,界面消解使得界面之间的关联不再为静止,而是以动态、连续的形式在模糊自身的同时,追求与场所之间的对话。建筑边界的模糊,可使形体以“不定形”的姿态最大程度地容纳各种要素和事件的发生,“混沌”状态的流体边缘,也可使建筑以塑形之姿模拟自然形态,融入周围环境,灵活应对多种复杂基地情况,延续城市肌理,从而营造出建筑、景观、城市有机一体的空间。人于其中游走,单一的三度空间感知将变成多向度的场所感知。例如Big设计的哥本哈根超级公园,是集建筑、景观、艺术为一体的集合体,公共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步行系统在这集合体中无缝连接,各功能区域都因为边界模糊而互为因借,游玩其中的人获得了更有层次、更丰富的场所体验(图1)。(三)图底转换建筑边界模糊让地景建筑得以用柔性动感的形式迎合基地情况。4当边界被打破,建筑与基地的主客体次序不再,传统图底关系被废除,建筑(图)与景观(底)之间相互转化。Roger・Trancik曾在《找寻失落空间》一书中提及:“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情况。”5基地与边界相互展现的关系便是图底关系,在传统设计模式中,建筑作为孤立形象的“图”总是试图从以基地为“底”的背景中抽离出来,作为“底”的基地往往被忽视。地景建筑便是要模糊常规的图底关系,重新书写场地与边界。正如C・J・伯恩和A・康指出的另一种图底关系―――太极图(图2):图与底在不确定及模糊中相互渗透,观看者视角的交替使之或翻转、或融合、或颠覆、或层叠,图便在其中重获生命力,连带底进入一种新的天地6。海德格尔认为边界并非事物结束之外,而恰恰是出现之始。7随着地景建筑的边界消解,建筑(实体)与景观(虚体)之间平滑过渡,使得建筑向景观消融,建筑作为“图”最终从“底”(基地)中解放出来,并作为基地的延续和景观的延伸,生成可识别感知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