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与写作摘要: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接发议论,讲道理的新闻体裁,被称为有形的意见。它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宣传引导,针砭时弊,舆论监督,释疑解惑,启发读者的作用。关键词:新闻评论;选题;立论;写作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345-02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评论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不少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都开办了自己的评论栏目,各类评论的数量持续上升,此外,评论的形式也日渐丰富,形成了诸如社论、编者按、短评、电视访谈、网络讨论等多种形式。新时期下,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如何使自己的评论文章在浩瀚庞大的“评论海洋”中脱颖而出,做到观点独特、文采出众、夺人眼球、深入人心、带给读者启发和深思、推进社会改革和进步亟待研究。在此,笔者选取了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中《佛山日报》2011年10月25日的一篇评论《“激浊”诚可贵,“扬清”价更高》(以下简称《激》)为例,来对纸媒中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与写作进行分析。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于2011年10月13日,2岁女童小悦悦在家门口玩耍的时候,被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撞倒,肇事司机当场逃逸,而此后经过小悦悦身边的18位路人,无人伸出援手,纷纷走开,致使倒在路中的小悦悦受到了途经车辆的再次碾压。直到一位拾荒阿婆路过,小悦悦才被送往医院。10月21日,小悦悦因为伤重不治而离世。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评论选题:新鲜、贴近群众、有宣传价值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和论述的象范围,简而言之,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由新闻评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所评论的对和象范围有两个方面,一是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二是有着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激》一文所论述的对象同时符合这两点,首先,“小悦悦事件”发生于10月13日,经媒体报道后立刻成为那一时期的全国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而随着21日小悦悦的离世,以及多日来媒体对“小悦悦事件”完整经过和细节背景的清晰还原,小悦悦的悲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和反思。其次,“小悦悦事件”中所呈现出的部分人见死不救、道德冷漠的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和普遍意义,急待解决。因此,《激》这篇文章能够从众多题材的评论文章中脱颖而出,登上报纸版面,引起读者注意。综上,笔者以为,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新闻评论的选题必须“新鲜”。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同样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因此,其所关注、论述和评价的事物同样需要具备新闻的“新鲜性”特质,可以是针对一件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意见,也可以是对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指示发表见解。即便所评论的事实是过往发生的,或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也应该努力寻找新由头,以此引出自己的论述。(二)新闻评论的选题要贴近群众。新闻评论的读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评论选题应紧贴群众需求和群众的关注点,反映其生活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动,谈群众欲知、欲闻、欲懂、欲言的事物,这样的评论才能引起群众的注意,评说的道理才能说进群众的心坎里。(三)新闻评论的选题要具有宣传价值。评论具有解惑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分析和观点鲜明的评述,对群众关心而又不解的问题做出解答,指明方向,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知所趋避。因此,好的评论选题应该具有宣传价值,评论文章发表后能引起群众的关注和感悟,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果。二、评论立论:反复提炼,得出新颖、深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论点评论写作中的立论是对选题的进一步深化,立论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论点是一篇评论文章的灵魂和纲领,对某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或社会问题,往往会有许多人对它有感而发,撰写评论,但是每个作者的论述角度、观点、立场、态度和主张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同为评价“小悦悦事件”,有的评论指出,人们在对冷漠路人进行谩骂和责问的同时,更该扪心自问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做(《小悦悦惨剧应触发“冷漠之我”自省》);有的评论指出,社会的“礼崩乐坏”更应归咎于那些能主导社会方向,决定社会制度的精英阶层(《拾荒阿姨陈贤妹挽救文明颜面》);有的评论认为,面对道德水准的滑坡,我们再对社会痛心疾首,而社会本身终究无法反思和改进,使社会趋善,这副担子实际上仍然只能由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个体肩荷(《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有的评论则评述了“小悦悦”事件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