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电⼤新地域⽂化(本)形考作业(三)_0003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晋⽅⾔是()中最复杂、最有特⾊、最丰富多彩的⼀⽀语⾔。A.汉语B.普通话C.粤语D.洋泾浜.⼭西话⾄今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有⼤量古汉语遗存。如()说“我不饿”为“蒙不饥”。A.运城⼈B.长治⼈C.五台⼈D.同⼈.“平⽔韵”就是出在()。A.忻州地区B.吕梁地区C.太原地区D.临汾地区.旧时的习俗,往往要送给婴⼉⼀件有纪念意义的“()”。A.长命锁B.礼物C.礼⾦D.⾐服.()⽆论其形成的历史还是所保留的古代语⾔⽂化,在汉语发展史上均占有突出的地位。A.晋煤B.晋⽅⾔D.晋商.因为⼭西⽅⾔的(),本省⼈都听不懂⾃⼰⼈说话。县与县、乡与乡、甚⾄村与村,都有差别。同是⼀乡⼈,三⾥之外不同⾳的现象⼗分普遍。A.艺术性B.严肃性C.多样性D.纯洁性.晋南襄汾⼀带有“三⼗⽯榴四⼗桃”的说法,即⼀个⼈满()岁,亲友要送⾯⽯榴祝贺。A.30B.40C.10D.60.“看那孩⼦哭得真恓惶哩”,意思就是说那个孩⼦哭得很“()”。A.悲伤B.快乐C.洋相D.稽.()作为黄河流域、黄⼟⾼原上的⼀⽀古⽼⽅⾔。A.粤⽅⾔C.闽⽅⾔D.赣⽅⾔0.()是全国⼗⼤⽅⾔之⼀,分布于⼭西省除南部以外的⼴⼤地区以及毗邻的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四个省区临近⼭西的县市。A.粤⽅⾔B.晋⽅⾔C.闽⽅⾔D.赣⽅⾔⼆、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马陵之战魏军的惨败,为他国弱魏提供了机会,齐、秦、赵从东、西、北三⾯夹攻魏国,使魏国实⼒⼤为削弱,从⽽结束了战国初期魏国独霸中原的局⾯,战国历史⼜步⼊了⼀个新的历史时期,即齐、秦对峙时期。A.错误B.正确2.韩国还出现了著名的⽔⼯李冰。A.错误B.正确3.魏⽂侯是个极有作为的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A.错误B.正确4.⾳乐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是乐器种类的增多,⼀是⾳乐理论的发展。A.错误B.正确5.安⾢是魏国的第⼀个都城,居于魏国的西部地区。A.错误B.正确6.赵衰、赵盾⽗⼦是赵⽒发展的奠基⼈。赵衰从重⽿流亡有功,是晋⽂公领导集团的核⼼⼈物,为晋国的强盛和发展做出了巨⼤的贡献。A.错误B.正确7.赵烈侯名籍,公元前408年即位,是赵国被魏天⼦正式册封的第⼀位国君。A.错误B.正确8.三晋国家中,魏国修建⽔利成绩最为显著。A.错误B.正确9.公元前233年,秦国攻韩,韩王派韩⾮使秦,韩⾮⾄秦不久就遭李斯等⼈陷害,卒于狱中。他的著作收集在《韩⾮⼦》⼀书中。A.错误B.正确10.《法典》是李悝集当时各国法律之⼤成⽽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部⽐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A.错误B.正确三、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1.简述荀况之学。参考答案:荀⼦⼀⽣游历颇⼴,见闻甚富,曾游学于齐,西观于秦,议兵于赵,为官于楚。他的思想保存在《荀⼦》⼀书中。荀⼦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总结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以儒家⾃居,推崇孔⼦,并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其他学派尤其是法家的思想精华,把儒家学说发展到⼀个新的阶段。“天⼈相分”,是荀⼦集诸家之⼤成⽽对先秦天⼈关系所作的⼀个光辉的唯物论命题。荀⼦明确提出,天是⽆意志、⽆⽬的的⾃然界,它是按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着的。天有天的运⾏规律,⼈有⼈的活动领域,两者不能互相代替。荀⼦提出“天⼈相分”的理论,其⽬的是要⼈们不要盲⽬地崇拜天,等待天的恩赐,⽽是要积极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然规律,“制天命⽽⽤之”,使其为⼈类的⽣产和⽣活服务。是荀⼦提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命题。荀⼦在“天⼈相分”唯物主义⾃然观的基础上,在中国哲学史上第⼀次对精神和形体的关系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的⾼明之处,就在于能把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在认识论上,他特别强调解蔽的重要作⽤,反对认识的主观性和⽚⾯性。⼈在认识的过程中,会被许多现象所蒙蔽,使⼈只看到事物的⼀⽅⾯、⼀部分⽽忽视其他⽅⾯、其他部分。就是要⼈在认识过程中排除⼲扰,精神专⼀,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不能以点概⾯,以偏概全,这包含了认识的辩证法思想。“隆礼”“重法”,是荀⼦对儒家思想进⾏改造⽽提出的新思想。在⼈性论⽅⾯,荀⼦主张⼈性恶。他认为,⼈⽣来就有欲,法是对礼的必要补充。这样的统治思想被以后的统治者所采纳,因⽽谭嗣同说出了“两千年之学荀学也”,举的是“孔孟之道”,⽤的是荀况之学。⼈们习惯⽤儒家还是法家来进⾏归纳,荀况是儒家,但不是纯儒,他“儒法兼容”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影响是⽆可⽐拟的。2.简述三晋国家的衰亡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三晋国家的衰亡,⾃然与战国形势的发展有关,但更与三晋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有关。⾸先,⽤⼈政策的失误。魏⽂侯尚贤任能,惟才是举,使魏国在他当政的半个世纪内,国势蒸蒸⽇上。魏武侯之时,其⽗遗风尚存,但吴起已受谮离魏。赵武灵王在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