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具身化路径作者:张云齐郭立亚来源:《民族学刊》2022年第05期[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认识论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批判了“离身”特征的认识论,强调认知源于“身体体验”,重建了体育的认识论意义,阐释了体育认识论价值的实现机制。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路径包括:以“参与性”为出发点,选择共享度高和实施性强的项目进校园;以“情境性”为切入点,打身体造感知和文化历史结合的体育课;以“互动性”为着力点,构建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的学习共同体;以“生成性”为落脚点,树立技能表现与动态发展融合的评价观。[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身认知;学校体育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2)05-0100-08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族群特征变化与族群连续性感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BMA210044)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云齐(1984-),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基地教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四川成都610225通讯作者:郭立亚(1962-),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重庆4007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我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意识为精神活动,其确立也就是意识的铸牢有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从教育著手去铸牢,因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2]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代表参与国旗传递仪式,成为体育活动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写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的外显表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承载着各民族在体育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因而,探讨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学校体育,是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应有之维。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对于技能的超越。进而结合现象学哲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依托具身认知理论阐释了以身体技能为逻辑起点的体育,其认识论价值的实现机制。最后,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求,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落地的具身化教育路径。一、超越技能: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体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超越政党、民族、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分歧,最大限度地将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海内外同胞团结起来,营造“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两岸一家亲”的和睦氛围。体育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3]222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体育精神的身体性诠释,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技能表达,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身心融合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识论意认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每一项体育运动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质,根植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工业革命为西方竞技运动的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过程中,西方体育文化传入中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竞技体育占据了世界体育舞台的中心位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之对比日渐式微。如今每当人们谈论体育时,总是言必称“奥林匹克运动会”“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世界杯足球赛”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文化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基,文化同是实现认“五个认同”的基础。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充分识民族传统体育中认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各民族对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