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Vol.23No.1JournalofEasternLiaoni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Feb.2021[语言学研究】DOI:10.14168/j.issn.1672-8572.2021.01.14通海方言的句末语气词杜林微①(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从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所在句子的语气类型出发,对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进行描写与分析,指出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关键词: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H1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21)01-0082-05通海隶属云南省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南。通海方言(以下简称通海话)属于官话方言中(-)嘛的西南次方言,语气词使用丰富,且自成体系,在语“嘛”用在陈述句句末,带有“确实、的确”言交际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孙汝建认为,的意思。例如:句末语气词具有增添口气、消减口气、指明疑问点、(1)你格[kg]认得他在哪地上暗示预设等四种语用功能⑴。关于通海方言的句班?—认不得嘛。(你知道他在哪里上班末语气词,至今没有详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吗?—不知道。)在对句末语气词所在的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此例的“嘛”对“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上班”句、感叹句)描写的基础上,对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这一事实进行了肯定,即“我真的(的确/确实)(maf"嘛”、nF“呢”、iE33“也”、詔山说”、k凸不知道他在哪里上班”。“改”、kau33“嚼”、1扌“了”)的功能进行分析。(2)哪个挨[E55]碗打烂要?-----卜弟嘛。(谁把碗打烂了?小弟。)—、用于陈述句句末此例“嘛”强调了“小弟打烂碗”这一信息的真实性,即“打烂碗的不是别人,就是(的确/通海话用于陈述句句末的语气词有四个:确实)小弟”。man33“嘛”、ns55“呢”、ie33“也”、$沪“说”。此此外,“呢”+“嘛”可构成复合语气词“呢用法表示对所陈述事实的肯定、强调,常用于对话中。戴庆厦指出“语言中存在传讯范畴是人类的嘛”。如:共性。”⑵“嘛”“呢”“也”“说”都具有传讯范(3)你格爱吃过桥米线?—爱吃呢畴的功能。“嘛”“呢”“也”的信息来源是自述嘛。(你爱吃过桥米线吗?---爱吃。)的,是说话者知道并肯定的信息,其功能是表示确“呢嘛”确定“我爱吃过桥米线”的信息,对定义的传讯,强调信息的真实性。事实进行了强调和肯定,意思是“我确实爱吃过桥米线”。①收稿日期:2020-10-12作者简介:杜林微(1990-),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82•第1期杜林微:通海方言的句末语气词(二)呢(-)嘛“呢”常与“老实”搭配使用,构成“老实“嘛”表示向对方提出委婉的要求,带有商……呢”,表强调的语气加重。意思是“特别量、询问的语气。如果去掉“嘛”,委婉的语气就……”。例如:会消失,语境将发生变化。例如:(4)这日晩上老实冷呢。(今天晚上特(12)你挨我刷刷这双鞋子,格要得嘛?别冷。)(你帮我洗洗这双鞋子,可以吗?)(5)王嘉尔这向老实火呢。(王嘉尔这段“嘛”用在说话者向对方提出需要帮忙的信号时间特别受欢迎。)时,语气是商量的,即“你可不可以帮我洗洗(6)他老实肋[1^13]呢。(他特别還遢。)鞋?”这是在询问对方并希望得到肯定回答。(三)也(13)A:这件衣裳咋个卖?(这件衣服“也”相较于其他三个,表强调时语气轻松、多少钱?)—B:200块。愉快,听起来更亲切。如果去掉语气词“也”,就A:过于贵了。(太贵了。)—B:你给会显得很生硬。例如:多少嘛?⑺亮亮是画些嚷?----树也。(亮亮在句中“嘛”带有询问、商量的语气,售货员画什么?---树。)的意思是价格可以商量,你(消费者)觉得多少(8)你爱咋整么就咋整也。(你喜欢怎么合适。样就怎么样。)(二)改(9)你爹整嚷去[kh$]要?—田的“改”用于疑问句句末,主要有三种情况:讨豆也。(你爸干什么去了?—田里摘豆。)第一,表示所涉及的信息是听说双方都熟知(四)说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说话者对眼前发生的现象“说”的信息来源是转述的,是由别人提供,感到吃惊。语气词“改”含有反问的意思。例如:说话者转述。“说”表明说话者转述的信息是有充(14)攒的活该。呢大个石头瞧不见改?分依据的,强调信息的可靠性。此用法与张华文(摔了活该。这么大的石头难道看不见?)《昆明方言常见的语气词》中“说”的第一种用法“路中有大石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对方相同⑶。例如:却被石头绊倒。说话者对这一现象感到吃惊。(10)这个娃娃是哭些嚷?—挨吃冰棒(15)你这个葛家营“酒仙”这日不喝说。(这孩子为什么哭?—他说要吃冰棍。)酒改?(你这个葛家营的“酒仙”今天居然不(11)你姐上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