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摘要:(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24.案情: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王某和张莱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抢夺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A.故意杀人罪B.聚众斗殴罪C.寻衅滋事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3.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某甲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4.滥用职权罪只能由()构成。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5.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6.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7.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9.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10.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10%以上且偷税总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偷税罪。11.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3.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1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15.徇私枉法罪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16.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17.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19.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阿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20.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2分)(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2分)(4)主观方面是故意。(2分)23.简述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答:(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4分)(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4分)(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4分)五、分析案例(15分)24.案情: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