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洱海西部入湖河流白鹤溪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代丹;葛俊;胡小贞;雷坤;庞燕;孔欣;管鹤卿【摘要】为识别入湖河流对洱海水质的影响,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洱海西部入湖河流白鹤溪进行了为期1a的水质监测,研究其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估算污染物的入湖负荷量并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白鹤溪上游区和中游区水质较好,平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下游区和入湖区水质较差,为Ⅳ类水质;白鹤溪CODMn〔(5.10±1.38)mg/L〕、NH4+-N浓度〔(0.87±0.76)mg/L〕较低,TN浓度〔(2.81±1.24)mg/L〕、TP浓度〔(0.26±0.12)mg/L〕较高,TN和TP是水质污染的主要指标.白鹤溪主要污染物7—10月入湖负荷量最高,占全年入湖负荷总量的70%左右;其次是12月—翌年2月,占全年入湖负荷总量的18%左右.雨季白鹤溪CODMn、NO3--N浓度显著高于旱季(P<0.05),而NH4+-N、TN和TP浓度雨季与旱季没有显著差异,说明CODMn、NO3--N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而NH4+-N、TN和TP主要来自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共同输入.【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9(009)002【总页数】8页(P159-166)【关键词】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白鹤溪;洱海【作者】代丹;葛俊;胡小贞;雷坤;庞燕;孔欣;管鹤卿【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近20多年来,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污染负荷输入,导致我国许多湖泊水体受到污染,甚至出现富营养化[1-2]。入湖河流是流域外源污染输入湖泊的重要通道,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湖泊水环境质量[3]。受河流流域强烈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许多湖泊的入湖河流往往水质污染严重甚至黑臭,不但不输送清水入湖,还对湖泊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即使流域点源污染已完全控制,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5%时,湖泊的水质达标率仅为42%[3]。因此,控制入湖河流污染是我国湖泊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4-7]。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流域内有大小河溪117条,年平均入湖水量为8.25亿m3[8]。近10多年来,随着洱海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流域内污染负荷入湖量不断增加,使湖泊水质下降,富营养化持续加重[9-10]。洱海为构造断陷湖泊,流域内山高坡陡,其入湖河流多为山溪型河流,河道坡降较大,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11-12],流域污染物极易通过降雨径流进入入湖河流,随入湖河流最终汇入洱海。入湖河流是洱海污染负荷的主要输入途径,也是洱海保护与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在洱海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中,迫切需要了解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以便科学地提出治理措施。目前洱海入湖河流的研究多侧重于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10-11],入湖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关系方面的研究[12]和入湖河流水体某一类污染物的源解析[4,13]等,而对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的研究较少。笔者以洱海西部典型山溪型河流白鹤溪为研究对象,基于白鹤溪1a的水质监测,分析其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计算其污染物入湖负荷量并解析来源,以期为洱海西部入湖河流污染治理和洱海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撑。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白鹤溪是洱海西部苍山十八溪之一,源起苍山,流经大理古城片区及农业生产集中区后注入洱海,主河道长6.9km,流域面积约5.64km2,多年平均水量约为0.082亿m3a[13],主要补水为降水和苍山冰雪融水。流域(箐口至洱海段)涉及大理镇南门、龙龛2个行政村共9个自然村,总人口为11130人,流域人口密度为1250人km2,以农村人口为主[13]。流域耕地面积为4.37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7.5%,主要种植水稻、大蒜、蔬菜等作物。白鹤溪流经大理古城和坝区农田,大理古城城镇生活污染和旅游无序开发对其带来较大的污染,加之沿途接纳了畜禽养殖废水、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等,使白鹤溪水质污染严重,入湖水质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14],对洱海水质保护不利。1.2数据来源从白鹤溪源头至入湖口共设置15个监测点(图1),将白鹤溪分为4个区:上游区(B1~B2);中游区(B3~B9,为大理古城河段);下游区(B10~B13);入湖区(B14~B15)。监测时段为2013年9月—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