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摘要】当下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逐渐偏向复合型和全面化,高职院校的发展无疑为社会人才需求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但是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有着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等。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统一管理效率,促进教学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07-02校园学习氛围和教学氛围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基础,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提高校园环境、精神文明的层次。因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学理念匮乏等方面的不足,所以我国高职院校要进行实际参考对比,加强管理,把校园文化在教学发挥最大化。要不断的思考教学理念和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做出系统的分析。一、国内外研究概括以及发展现状1.国内外研究情况(1)国内研究情况“校园文化”这一新课题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1992年根据已有的言论和概述,新华社出版了《轮校园文化》,其中详细的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在校园具体实施中的成果。“校园文化”这一课题被不断地深入研究,包括可实施性、发展方向、具体规划路线等等。(2)国外研究情况国外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西方高等教育界众说纷纭,目前美国比较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观点是“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觀、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1]。西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流派大体可归结为如下四种主流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学术自由思想、实用主义思想和多元文化思想。2.目前发展现状概括(1)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逐步改善随着目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地增高,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思考更深入。高职院校针对融合本院教学特色和教学特点,最显著的改变就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逐步得到改善。(2)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得到积极地倡导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逐渐普及,对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起到了一个积极地倡导作用。很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1.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补足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空缺,以及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那么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教学理念存在呆板化、固定化、传统化。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对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训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只有抽象的要求。2.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我们可以统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制度文化,二是物质文化,三是行为文化。从制度文化中分析,呆板的制度化学院管理很难达到统一、高效的管理,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不已、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弱,因此制度化的管理很大程度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和压抑的心理。3.促进学校长期发展学校的发展规划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如今的教育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教育水平趋向国际化、大众化。而想要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发展,就必须做好自身学院的长期规划目标。其一是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其二是树立自身的教学品牌,其三是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多重的方式和手段,但是对于全面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理念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落实。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同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质量。那么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秉持几个重要思考点。教学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对专业的有效宣传,突出教学的特色。2.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贯穿着整个教学管理和学生素质管理。那么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1)注重校风的建设校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校风是高职院校的氛围营造的关键。那么在校风的建设中主要是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等进行物质的体现。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营造。(2)注重学生素质精神建设自新课改后,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的开展和落实,但是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大部分为初、高中毕业学生,其知识水平较低,约束能力较弱,自我素质养成较低。3.行为文化建设(1)注重教师主导性行为的文化建设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性问题是讨论的基础。高职教师的主导行为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师生关系等行为。目的是教师对校园文明建设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