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1)篇一:蜈蚣草对砷的生物富集研究蜈蚣草对砷的生物富集研究摘要:砷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是一种对免疫系统有害的物质。高砷地下水严峻威胁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超富集植物以其对重金属的耐性、富集性等特性展示了它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宏大潜力。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的研究获得了学术界和公众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发觉蜈蚣草可高效去除污染土壤和水环境中的砷。关键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植物修复砷是一种原浆型毒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郑凤英等,2006),是我国砒霜的主要成分。砷化物是可由呼吸道、食物或皮肤接触中进入人体,能抑制酶的活性,干扰人体代谢过程,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导致毛细血管扩张(Saha,1999)。假如人类长时间暴露在含砷环境中,会诱发肝癌、皮肤癌等,还会诱发畸胎。如今越来越多的癌症与含砷饮用水亲密相关(肖细元,2003)。砷的慢性作用可导致皮肤有色素沉着以及手脚有角质物质生成,从而进一步开展为皮肤癌。长期饮用含砷的地下水,迸发肝癌、皮肤癌及其它癌症的几率将高达10%。另外土壤和水体的砷污染还会导致粮食减产,造成经济损失。自然界中的矿物燃料煤和石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在冶炼燃烧过程中进入大气后产生大量砷化物,通过植物吸收和火山活动等自然过程可连续地将砷化物分散到土壤环境中。在世界各地,由于稀有金属矿的开采和铜矿、金矿的工业活动、居民燃用的高砷煤还有冶金、玻璃、陶瓷、制革、农药、某些有机和无机化学品制造、炼油和稀土提取等领域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含砷杀虫剂的使用,使得多数区域遭受砷污染。过量的自然和人为来源砷,由于地球化学作用,使砷广泛存在于地表和地下水体中,进入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小循环后,将表现出其地球化学危害行为(郑凤英等,2006)。由不同来源的砷化物进入环境后,在部分地区聚拢,引起环境中砷含量升高,进而造成砷污染公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砷污染及其危害己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突出的环境咨询题。水体中砷污染程度也更加严峻。目前遭到砷污染危害的国家主要有:孟加拉、印度、智利、泰国、美国、中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德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越南(Smedleyamp;Klnniburgh,2002)。另外,日本政府己将砷中毒继铅中毒、水俣病、痛骨病等严峻污染疾病,宣布为第四公害病。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砷污染和砷中毒事件。在内蒙、贵州、山西、台湾、湖南、广西等地区砷危害严峻。我国自1956-1984年共发生了30多起砷污染事件,使砷广泛存在于地表与地下水体中(廖自基,1992)。由于被污染的饮用水中砷浓度到达100μg/L,就极易致癌,因而我国将砷列入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名单。从2003年开场,国际上对饮用水标准进展了修订,将砷的同意含量从50μg·L-1降至10μg·L-1(郑凤英等,2006)。1.1.4治理砷污染的主要方法在砷污染的修复方法中,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化/稳定化法;(2)玻璃化法;(3)土壤淋洗/酸提取法;(4)冶炼回收法;(5)吸附法(杨洁等,2003)。目前处理废水或饮用水中砷的方法有:物化法(凝聚/过滤、离子交换、反浸透法),化学法(石灰软化、氧化铁或活性氧化铁(铝)吸附)和生物法等,但关于大流域、低含量的砷那么非常难处理。同时常规处理方法中:化学处理法处理含砷废水时存在本钱高,同时处理后生成的浮渣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物理处理法只能够处理浓度较低、处理量不大、组成单纯同时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含砷废水,而往往工业废水的成分较复杂,因而物理法有用化程度较低;生物处理法处理含砷废水时,尽管具有经济、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目前理论上尚未成熟,实际应用到工业中不多(孙桂琴,2008)。因而,研究具有本钱低廉、操作简便、符合饮用水标准特性的深度处理方法直截了当处理水中As至关重要。1.1.5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技术确实是指利用植物提取、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堆积物或地表水、地下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技术的总称。从广义上讲确实是是利用包括高大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众多植物去除土壤、空气、水体、堆积物或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技术。按其修复的机理和过程分,植物修复能够包括植物稳定、植物挥发、根际过滤、根际降解和植物萃取等技术。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与传统修复相比,具有利用太阳能、平安、本钱低、生态协调及环境美化功能等特点(廖晓勇等,2007),常常也被称之为绿色修复。超积累植物这一概念在1977年第一次由新西兰地质学家Brooks提出,是指那些能超量积累某些化学元素的野生植物。超积累植物一般生长于矿山区、成矿作用带或某些特定的地表土壤中,常常构成一个孤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