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语文命题历来为社会热议。学界常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进行共时性或历时性理论分析,但对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而言,最关切的还是两个实际问题:一是命题理念与思路有哪些传承和创新,二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应对和落实。前者即所谓命题特点,不同于试卷结构、分值比例等外在形式特征,命题特点更多指向测试内容的命制逻辑与内在动因;后者体现考试命题对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而正确有效地把握其教学导向,又有赖于对命题特点的深入理解。本文以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略作探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1卷”和“新课标2卷”(分别简称“甲卷”“乙卷”“1卷”“2卷”)。四套试卷面向不同省份,内容和难度略有不同,但均包含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等模块,且相同模块命题特点和教学导向一致,因此本文采取分模块论述的方式。由于现代文阅读包含不同类型文本,这一模块会分类型探讨,使论述更具针对性。一、信息类文本阅读:以语意信息为基础,视野延伸至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在现代文阅读模块中,“甲卷”和“乙卷”按照课程标准表述,分为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而“1卷”和“2卷”未作明确区分,仅设置两类文本,分别用题号“(一)”“(二)”指代。学界对语文学科的文本类型划分问题存在争议。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以“说理”为目的,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等文体要素;实用类文本以“致用”为目的,涵盖说明事物、普及知识、辅助交际等多种功能。从语言学角度看,两类文本重在发挥语言的意指功能而非审美功能,主要向读者传递观点或资讯等语意信息,很多研究者取其共性,将其归并为“信息类文本”,与抒情性强、审美意蕴浓厚的文学类文本对称。传递语意信息是信息类文本的首要功能,因此历年高考命题都把语意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推断作为重要考查内容。命题关注的语意信息主要涉及文本所述客观事实、文本事实间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作者陈述文本事实时表达的立场和态度等。2023年全国卷多数客观题都围绕上述内容设置干扰项,例如通过语意信息的随意拼接改变事件发生顺序或主客体关系,达到歪曲事实的目的(参见“甲卷”第4题C选项、“乙卷”第4题A选项等);通过语意信息的缺省或置换,造成因果逻辑或条件关系错误(参见“1卷”第1题C选项、“2卷”第2题C选项等);通过变更语意信息的程度或范围,曲解作者的立场态度(参见“甲卷”第1题D选项、“乙卷”第2题D选项等)。另外,该模块6道主观题中有4道直接考查语意信息的归纳概括(“甲卷”和“乙卷”第6题、“1卷”第4题、“2卷”第5题),另两道作答也要以全面、准确理解语意信息为前提。这一特点体现了全国卷命题理念的传承,既契合文本功能,也符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语意信息的考查方式上,客观题有所创新。过去人们常把阅读看作读者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建构意义的单向过程,而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项目则在重视理解、运用、反思、评价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这种“参与式阅读”在2023年全国卷有所体现。例如,“1卷”第3题“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下列选项”并非原文内容,学生要准确概括第二段的观点并读懂全部选项,才能比较这些选项与观点的适配性;“甲卷”第5题B选项也有类似特点。这些题目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为认知基础,通过扩大命题材料外延,考查学生迁移运用能力,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素养导向。近年来,信息类文本命题视野逐渐延伸至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2023年尤为明显。首先,命题持续关注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写作手法。“甲卷”“乙卷”和“2卷”专设客观题,考查对原文论证的分析,选项内容涉及谋篇布局的整体思路和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具体方法;“甲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也设置选项,考查打比方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此外,“1卷”还专设主观题考查论证方法,比如请学生概括“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其次,命题开始关注信息类文本的语言特色。高质量的论述文或实用文语言要准确凝练,也要尽可能生动亲和,使读者易于接受。“2卷”就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一文设置简答题,请学生分析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其学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甲卷”第5题C选项考查“多嘴”“听到”等词语使用引号的作用,也与表达效果有关。这些带有赏析色彩的命题拓宽了信息类文本考查范围,对教学颇有启发。当前,信息类文本阅读总分已超过文学类文本,且在试卷结构中位置靠前,加之考查内容不断丰富、命题形式日益灵活,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挑战。首先,应充分认识信息类文本的育人价值。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媒介、阅读材料、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整体性变革,在错综复杂的资讯环境中迅捷接收知识和信息、辨析事实真伪、理性倾听和阐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