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随着课改的持续推进,德育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个学科逐渐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形目标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来。语文这一围绕“语言”及“文字”的学科从古就与“德育教育”不可分割。《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陈金海在《释“语文”》中定义:“语文,还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指人的内部言语机制品质和外部言语技术能力综合水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都向语文教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质要求。一、分析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重视单元主题,细化德育目标。各版本语文教材篇目的选择都有其倾向性,但绝不偏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原则,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为家国情怀,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因中学生生活经历普遍较为单纯,几乎没有去国离乡的情感经历,他们对于这一类主题的意识形态判断仅限于较为浅显的文字感受,或者是记住了主流的情感价值判断,个人情感经验参与较少。这就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带来了难度。针对这类问题,语文教师应首先分析语文教材的编写结构。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面对紧张的升学压力,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显性线索。在此显性线索下,我们应重视各单元的单元提示,老师在备课中根据单元提示以及课文的不同侧重点确定一个单元的德育渗透目标。以确保在教学我们不仅落实了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来。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人物传记,可将德育教学目标定位于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比如可学习闻一多先生笔耕不辍的优秀品质。其次,德育目标确定后,不可顾此失彼,一味的追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刻性或是角度多。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应是锦上添花,而非唯一目的。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明确这一点。应在教学中抓准时机充分展开德育教育,从小处入手,从具体素材中展开,让学生有据可依有话可说。上文提到的第三单元主题为学生很难感同身受的“家国情怀”主题,我们可将德育目标细化,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细化为让学生学习将士们经过老山界不畏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也可在分析文中环境描写句子时深入问题:为什么在如此困难之时将士们仍能听得到山里风吹树林的声音?这自然和将士们乐观、苦中作乐的心态有关。(《老山界》)“去国还乡”的经历中学生甚少遇见,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却是在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皆适用。我们将极大的德育目标细化为操作性更强、入口更小的品质学习,不仅增强了课文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更是行之有效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二、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形象性,由人及己,观照自我。部编版教材将古诗文按主题分类,与相同主题现代文组成统一单元,一改语文版教材古诗词单独为单元的习惯。这样的组合方式也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巴金倡导“文学即人学”;高尔基在《谈技艺》中提出“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文学着眼于一定历史时期人的思想、感情、命运、心理冲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与揭示。”换句话说,在作为教学文本出现的这些文学作品中,“人”是避不开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从“人”入手。从文艺批评角度来看,福斯特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为“圆形人物”及“扁平人物”两种。纵观中学生关于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几乎都是扁平人物。加之低学段中学生尚未完全从小学生思维状态中脱离出来,他们对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仅有“绝对的好人”或“绝对的坏人”之分。那么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始,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有意识的培养中学生多维思考能力,将“圆形人物”概念介绍给从少年步入青年的中学生,并通过分析圆形人物的性格特点,观照自我,尝试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看问题,加深对文章意蕴理解的同时,也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部编版教材下册中有这样三个文本:《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