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托尼·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形象的重塑【摘要】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在她的小说中,莫里森一直关心着美国黑人妇女特殊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历程。她试图通过小说唤醒黑人妇女的自我意识,共同寻找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托尼·莫里森(ThniMorrison)是美国当代文坛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非裔作家。莫里森出生在俄亥俄州钢城洛罩恩,而莫里森的出生地也多次出现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生活在一个极为平凡的黑人家庭,其母亲在白种人家中做女佣,而其父亲则为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但是即使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中,托尼·莫里森仍旧具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走上了成就自己和成就黑人女性文学的道路。托尼·莫里森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对黑人自我构建、捍卫种族个性以及持守非洲古拉文明的途径做出了探索,同时通过力主在清除种族冲突的历史迷雾过程中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共处彰显了自身博大的胸怀。一、价值标准的同化《最蓝的眼睛》的女主人公佩柯拉是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女孩。她把别人家的孩子过着快乐的生活,而自己被白人歧视、被家人忽视的原因归结为自己长得丑、满身黑色,更主要的是她没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小佩克拉做梦都想变得漂亮一些。她祈祷、幻想自己变成一个白种人,拥有一头金发,一双最蓝的眼睛。如果她有一双蓝眼睛,就会变得美丽可爱,父母就会爱她,再不会打闹,家里就安静多了,邻居的小孩就会爱跟她玩,她自己长大后也可以有个好职业。她贪婪地喝着印有白人女孩像的杯子装的牛奶,甚至喝光了家中其他成员的牛奶。她还非常喜欢吃玛丽·简糖果,因为在糖的包装纸上印有一个她梦幻中的蓝眼睛女孩。在她的想象中,吃了这些糖,她就会拥有一双她梦寐以求的蓝眼睛。她天真的幻想当然不可能实现。在被醉醺醺的父亲强奸后,佩柯拉怀孕了。夏天来临,佩柯拉的肚子越来越大,招徕种种非议。但她仍到处找人,寻求一对最蓝的眼睛,连教堂的神父那里都去过了。然而,她敌不过流言蜚语,加上分娩时婴儿死于胎中,佩柯拉发疯了,陷入了一场无望的幻想之中。疯了的佩柯拉相信自己不仅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而且还是最蓝的眼睛。蓝色的眼睛成了佩柯拉生活的中心,也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世间“爱”的中心。她坚信有了蓝色的眼睛,她就会得到别人的爱心,世界就会变得美好些。不难看出,佩柯拉对自己不幸的根源一无所知。她是以蓝眼睛为象征的白人审美观念的牺牲品。佩柯拉的经历生动全面地展现了那些想进入白人世界的黑人所遭受的恐怖经历,全景折射了发人深思、催人泪下的黑人少女的生活原貌。同佩柯拉近似,《柏油娃娃》的女主人公嘉甸也被白人价值观念所征服和同化。佩柯拉和嘉甸是莫里森笔下努力追求白人价值标准、被白人社会所同化的黑人女性的代表。她们的经历表明黑人有迫切要改变自身处境的愿望。同时,由于长期置身于白人文化传统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去适应环境,逐渐抛弃或割舍黑人的文化传统,接受白人文化的同化。但他们对白人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理解过于简单化,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不作理性思考,而是盲目认同,遭受愚弄和欺骗。更重要的是,黑人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离异,其后果势必要导致黑人种族的主体意识的丧失,并危及到黑人种族自身的存在问题。二、探寻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从哈莱姆文艺复兴到20世纪60年代,在关注种族歧视的同时,黑人女作家开始审视性别问题(gendertrouble)给女性造成的身心创伤。莫里森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她的八部小说中,寻找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成为莫里森的母题研究,她巧妙地将非洲民族的原始图腾和神话仪式与黑人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寻求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写作模式,重构历史,在现实和想象的世界中自由地穿梭。《最蓝的眼睛》颠覆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广泛流传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童话,指出黑人小女孩永远也无法变成白人文化中美丽的“白天鹅”。《秀拉》填补了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空白,只是成长中的秀拉是走向毁灭的。《所罗门之歌》使用民间传说黑人会飞的神话来支撑整部小说的结构,奶人从北方的城市来到南方的乡村寻找自己的家族之根和民族之根,从而认识了自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柏油娃》直接取材于非洲的民间传说,男女主人公黑白文化碰撞与冲突也颠覆了西方传统中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话。《宠儿》讲述了类似哥特式的鬼故事,一个离奇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着力表现了黑人的精神世界,被践踏的人格与被戕害的心灵。杀婴事件的影响通过多声部文本展开散播于小说中,而宠儿的身份又采用多重不可靠叙述文本的建构原则,叙事的同时让读者参与故事的建构,给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甚至是无穷的解读的可能性。《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构成了一个“三部曲”,是莫里森对百年来黑人的历史所作的梳理和挖掘。莫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