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摘要。近年来,在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及随之而来的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企业与政府储蓄,以及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上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商业银行、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造成深远影响,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在于决策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源头控制。关键词:流动性顺差储蓄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资金比较充裕。流动性,原意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现金不用转换就可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再通俗点说,流动性,就是资金面的情况;流动性过剩,就是资金比较充裕。流动性过剩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从小到大,依次是央行所面对的流动性过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和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一、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危害流动性过剩从宏观上表现为广义货币增长过快,从微观上表现为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上升和贷存比的下降。其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如货币差额法、价格差额法、货币与gdp的比率、信贷与gdp的比率、货币悬挂法、债券息差法等。2008年9月底我国广义货币m2的余额为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超过了央行16%的目标值。m2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导致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2007年底的m2/gdp高达165%,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2007年3月底、6月底和9月底的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分别为2.87%、3%和2.8%。考虑到中央银行在2007年连续9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该比率已经达到历史性高点11.5%),那么当前超额准备金率的水平并不算低。2007年3月底、6月底和9月底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存比分别为67.6%、67.9%和67.6%,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包括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从2005年中期到2007年10月,上证指数飙升了六倍,其后延续至今的暴跌(沪指从最高6124点最低跌至2000点以下),正是泡沫破裂的表现,由泡沫破灭引发的财富效应的负向反馈将给经济体注入通缩压力。通货膨胀会造成收入从固定工资者向财产持有者的转移,侵蚀居民的真实收入,并给未来的经济增长蒙上阴影。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宏观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涉及到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以美元为本位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比较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1.宏观方面流动性过剩直接推动因素是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外资流人带来的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从对外贸易顺差的角度,2005年前我国的贸易顺差数量尚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每年大约是200亿-300亿美元左右。经历了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两年,2005年达到1500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国外资本对华投资热情不减,直接推动了外汇储备以每年不低于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大量的国外投资直接导致国内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央行就需要充足的基础货币来购买这些在国内市场多出来的外汇,对此引起了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从宏观中带来了钱越来越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2.微观方面从储蓄率高和消费不足方面。根据2006年的数据,我国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达140000亿元。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转化为投资的企业盈利不断增加,形成的企业储蓄也由占gdp当期比重的13%上升到20%。消费不足是造成居民和企业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gdp计算,我国的消费率仅为55%,与同样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的其他国家相比,消费率明显偏低。例如日本和韩国历史上消费率最低的时候也有60%至70%。在高储蓄低消费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参考投资消费比的数据,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需求处在平稳增长的阶段,但是消费增长依然远远落后于投资的扩张。同样比较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数据,日本的投资消费比在上世纪70年代最高峰时期达到70%;韩国的巅峰时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投资消费比数据也曾达到60%;而我国在20仍年投资消费比远高于他们的数据,达到77%,并且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高储蓄低消费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