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7页稀土行业深度报告:供给侧改革有望超预期,稀土价格崛起在即供给侧改革有望超预期,稀土价格崛起在即核心观点■稀土。战略资源意义重大,中国供给垄断优势凸显,控制供给、建立稀土国际定价权迫在眉睫。稀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战略意义巨大;中国稀土资源储量最为丰富,重稀土绝对垄断。但是,中国凭借42%的资源储量,为全球提供86.4%的产量供应,战略资源贱卖外流难以接受,控制供给、建立国际定价权已经迫在眉睫■稀土行业目前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稀土价格跌入历史大底;二是稀土行业集中度已经出现明显提升,六大集团占比高达90%以上;三是稀土企业的盈利能力自2015年起以来却出现了快速恶化;四是出口配合和关税已于去年下半年取消,稀土资源贱价外流加剧。■黑稀土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场失灵,供给侧改革虽一直在推进,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稀土由于其天然的赋存状况和萃取分离方法,极易被私采盗采和走私。相比于正规稀土,黑稀土成本低且产量对于价格的弹性极大,这导致黑稀土劣币驱逐良币,正规企业难以生存,正常的商业化行为难以维系,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稀土深加工产业难以发展,资源贱价外流严重。针对这种市场失灵,政策必须强力干预才能使稀土市场回到正轨,但2011年以来,虽供给侧改革不断,但囿于既有利益链条难以打破,改革效果不尽人意。■稀土贱价外流引发决策层高度关注,稀土供给侧改革有望超预期。2016年初,稀土出口量增价跌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工信部在2016年1月的稀土座谈会上已明确指出,将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印证了稀土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决策层关注度前所未有。我们认为,如果此次能够得到高层领导的强力督办,有望冲破之前束缚稀土行业的政策桎梏,稀土供给侧改革有望超预期,主要体现在减产、收储和打黑等层面,执行力度有望空前加强。■稀土价格将迎来趋势性上涨,涨幅有望远超预期。草根调研表明,当前稀土行业库存可能低于此前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接下来高层领导的强力督办有望落到实处,减产、收储、打黑正在逐步兑现,库存有望快速去化,再加上贸易商在收储预期下的囤货惜售行为,已处于历史大底、跌无可跌的稀土价格将进入上涨通道,且涨幅有望超出市场预期。■重点关注稀土上游资源股,积极布局中游磁材标的。稀土上游资源股对稀土价格上涨具备最强的业绩弹性。综合市值/冶炼分离配额、市值/存货以及稀土类别,建议依次关注广晟有色、厦门钨业、北方稀土、盛和资源、st五稀、安泰科技(大股东承诺在2016年底注入微山湖稀土矿股权)。稀土磁材股享受稀土价格上涨带来的存货重估,以及毛利空间的扩大(通常为毛利率定价),再加上下游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放量带来的需求拉动,以及较强的外延预期和资本运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建议依次关注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和银河磁体。■风险提示:1)稀土供应侧改革不达预期;2)下游需求低迷,或者稀土价格上涨导致需求被强烈压制。1.稀土:战略资源意义重大,中国供给垄断优势凸显1.1.稀土应用广泛,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稀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稀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17种镧系和与其相似的,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和钇共17种元素氧化物的总称。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稀土元素应用广泛,资源战略意义巨大。1.2.中国供给垄断优势明显,但粗放的开发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厚,重稀土绝对垄断。作为稀土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2014年中国稀土储量5,500万吨,占全世界稀土储量的42%。中国稀土产量9.5万公吨,占全世界稀土产量的86.4%。也就是说,中国凭借着42%的资源储量,却提供了多达86.4%的资源供给。中国稀土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不可持续。中国稀土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不可持续。不管是利益驱使,还是产能集中度过底造成的无序生产,多年的无序开发已经造成稀土资源储量和工业产量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一方面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使得我国的战略性储备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未来必须对稀土的过度开采进行更加有力的约束和限制,兼顾对稀土资源使用和出口的经济效应和可持续性。1.3.中国稀土出口量巨大,但战略资源低价贱卖难以接受对决策层而言,战略资源低价贱卖难以接受,控制供给、夺回国际定价权已经迫在眉睫。在过去几年,世界电子、激光、超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