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水稻矮缩病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rbsdv)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当前水稻、玉米上的最重要病毒病之一,其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文章通过对其发病原因的分析,提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黑条矮缩病;流行规律;防治指标;监测预警;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55-02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是由传毒媒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所致,治虫防病是目前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防治该病应以控制灰飞虱种群数量增长为首选目标,把带毒灰飞虱尽可能地扑灭在迁移到水稻秧苗进行传毒侵染之前。1发病症状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病,发病盛期在分蘖期,病株表现浓绿矮缩,叶片僵直、粗硬,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有短条瘤状突起,该突起在发病初期呈蜡白色,后变为黑褐色。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缩短,不抽穗或穗小,结实率低。2发病原因2.1寄主范围广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看麦娘、早熟禾、稗草、马塘等20多种寄主。稻、麦、看麦娘、稗草和马塘等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和灰飞虱的共同合适寄主,在田间病毒均可通过灰飞虱相互辗转传播,互为毒源寄主和被感染寄主。2.2大量种植感病品种由于该病出现时间不长,目前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因此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缺乏基本条件。2.3肥水管理不当氮肥使用过量,秧苗过嫩过绿,植株抗病性差,易导致灰飞虱传毒发病。2.4抗药性强由于灰飞虱是广东越冬的害虫,没有抗药性稀释现象,而且除了来自化学药剂选择压力外,还有来自田间防治其他水稻害虫的药剂压力,长期、单一、频繁的使用某种药剂会加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2.5防治意识薄弱广大农户对这种新病害的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缺乏防治的主动性。常常是不见危害不防治,见到危害乱用药,严重降低防效。2.6施药技术不到位一是施药时间不当,影响防效;二是施药机械落后,稻区绝大多数农户主要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雾化性能极差,靶标着药量少,造成农药利用率低;三是兑水量严重不足,农户普遍每667m2施药液2桶,兑水不足30kg,导致防效下降;四是主要防治适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遇连阴雨天气,贻误了最佳防治时机。2.7耕作栽培措施不利早播栽及套播田块发病重,就雷州范围来看,播期早的地区发生黑条矮缩病明显重于迟播地区,移栽稻3月初播种,发病比较严重,平均病株率25%左右,发病严重田块病株率将近64%;发病较轻,平均病株率15%左右;直播稻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发病最轻。主要原因是,6月5日左右是雷州地区1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而此时早播稻田在3~5叶期,正处于最易感病时期,大大提高了秧田发病率,流行风险进一步加大。另外,水稻前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旺长、叶色浓绿,利于灰飞虱群集危害,传播病毒,特别是长期深水灌溉田,稻株根系活力差,抗逆性下降。3治理对策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策略。推行“抗、避、断、治”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灰飞虱发生的数量和传毒风险,预防或减轻病害发生。“抗”就是选种抗(耐)病品种;“避”就是抓好栽培管理;“断”就是阻断毒源;“治”就是治虫防病。同时强化宣传培训,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和预防技术,提高植保服务水平和广大农户防控的主动性,提高诊断鉴定和治虫防病技术,严防水稻黑条矮缩病大范围暴发流行。3.1推迟播栽期大力推广旱地育秧技术,在适宜播种期内,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以避开一代成虫迁入秧田和早栽大田高峰期,减少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几率。对常规水育移栽稻和抛稻,播种时间应控制在3月10日后,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灰飞虱统一防治。3.2切断虫源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埂边、沟边、渠边“三边”杂草,减少虫量及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过渡寄主。有条件的地区,水稻播种后,应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进行秧苗全程覆盖,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毒危害。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减少田间毒源。同时,要注意科学施肥,尽量多施有机肥,适当控制化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微量元素肥料,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