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已从一所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为主,继续教育、留学生和在职进修为辅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不断调整和明确发展定位与办学目标,走出了一条坚持以林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为特色的办学道路,促进了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一、突出办学特色的主要做法1.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抓住发展机遇,于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由单科性林业院校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迈进,翻开了学校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1996年成为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后,学校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划归教育部直属后,成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的高校,办学规模和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以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北京林业大学”和“如何建设北京林业大学”两个问题,学校对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讨论。在2020年2月召开的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上,顺应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林业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结合实际,对今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谋划,提出了中长期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学校明确提出,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使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特色和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整体办学实力居全国农林院校前列,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林学、环境、生物学为特色,农、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2.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学科的学科体系“十五”期间,学校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前沿学科,以新兴学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组建若干个学科群,大力推动学科交叉与交融,通过创新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带动高水平人才培养。在学科管理方面,落实学科建设责任制,集中资源办好优势学科。学校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将学科建设职能调整到发展规划处,统筹“211工程”和学科建设工作,制定了加强学科管理责任的有关管理办法,定期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启动了校内学科评估工作。“十五”期间,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特色学科建设尤为突出。通过“211工程”建设,学校形成了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的、特色鲜明的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园林、生物技术、林产材料技术与装备、经济管理6个学科群。学校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学科交叉和新生长点为发展主线,通过传统学科与现代生物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相应学科向智能化、自动化和基础性研究方向的发展,学科研究领域亦有较大拓宽,同时还促进了一批新学科点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升了学科的综合水平。为了适应国家对环境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资源优势,学校还适时组建和调整院系结构。学校于2020年和2020年分别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学校还设有林学、水土保持、园林、生物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工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理学、外语、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共15个学院。3.强化特色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坚持科研目标管理,全方位争取科研立项。学校坚持推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全面参与国家林业与生态环境科技战略研究等大量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经费居农林院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研究项目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承担“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3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2020年,新签纵向科研合同项目140余项,合同总经费1.25亿元,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四位,发挥了学校在行业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主力军作用。整合优势资源,狠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校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加大校内教学科研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自2020年开始,学校先后启动多项挖潜改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