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浅析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德育【摘要】目前世界上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内学者们纷纷提出了生态德育的命题,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了一种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使人们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关键词】生态德育;和谐;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在作报告的时候,首次把“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紧接着,在党的十八大又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可见,要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通过生态德育,让人们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一、剖析生态德育的内涵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语范性,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它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一)生态德育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二)生态德育赋予德育新的使命。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基本解释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广义的德育指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而生态德语是在传统的人际德育的基础上,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相对更加科学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正确位置。生态德育旨在引导受教育者寻求到一种合适的模式,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目标。(三)生态德育是一种实践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教育活动。目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也迫切的需要人们践行到实际生活中来,而生态德育的提出恰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的良好的途径,生态德育也开始了基于公民的实践。生态德育从理论出发,直至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生活,参与并融入一定的生态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善意,尊重和敬畏,打开人与自然情感沟通的通道,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情感认同,最后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到行为上来。二、如何从生态德育出发,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充分认识生态德育的重大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展示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够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秩序,成为建设良好生存环境的行为准则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只有具备生态道德意识,遵守生态道德规范,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二)普及生态意识,使生态德育的参与将更加广泛化。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生态观念的缺乏造成的不恰当的实践方式导致了自然界的严重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越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要是人们明白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界。树立正确生态观念,开发相应的生态课程教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存德育观。进而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是人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提醒和自我反省,让保护环境不仅成为一部分人的责任,更成为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三)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生态德育体系。目前的生态德育体系虽然被很多专家提出,但是这个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我们在进行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必须有这个意识,边实践边总结。生态德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动员人们自觉地旅行生态道德规范,积极地参与生态保护的实践。“当一个人具有了深层的生态意识,他(她)便会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放弃物质生活的高标准转而追求生活的高质量。”我们必须从目前的生态现实出发,完善生态德育体系,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素质并且不断地提高。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