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0页第PAGE\*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浅析金融危机中的松阳玻纤行业松阳科技局缪建鸿回顾松阳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亮点纷呈,不一而足。有一点经验的确是弥足珍贵的,那就是:全县上下没有驻足观望,没有犹豫徘徊,而是抢抓机遇,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县并举”总战略。2002年7月8日,(2002)松民破字第2-4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松阳县高岭土公司破产,同年9月松阳工业园区成立。也就是说在标志性的县域国有企业轰然倒下的同时,松阳工业也悄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时至今日,不锈钢成为县域工业主导产业,60多家不锈钢企业集聚发展,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在关注工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其他行业的发展,如果认真审视一下,在我县的近50家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企业,大部分与原松阳县高岭土公司颇有渊源,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这其中,业已形成规模的松阳玻璃纤维产业就是一个例子,除松阳县兴发玻纤塑化有限公司外,松县宏顺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松阳县凯利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松阳县恒昌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原松阳县威特利玻璃纤维有限公司)都是原高岭土公司的下岗职工创办的,其创业之勇气,创业之智慧,创业之艰辛,可以说是本土企业家励精图治,逐步成长的一个缩影,也是松阳工业在逆境中奋起的有力佐证。诚然,正如县委八届五次会议指出的:“松阳仍是初级阶段的欠发达地区,刚刚步入工业化门槛的格局没有变,这是松阳最大的实际。”松阳玻璃纤维行业也正经受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形成以下材料谨供有关人士参考。基本情况玻璃纤维由于其耐酸碱防腐蚀的物理化学属性,运用极其宽泛,在汽车、建筑、机械等行业有广泛的运用,现在,大约15%的玻璃纤维用量是用在各种管道上,18%~20%是用在机械上,20%用在基建项目,其他用途占20%。可以说,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都能够以玻璃纤维作为原料,找到自己新的用途,例如近年来的风能发电,很多巨型的风机叶片就是运用玻璃纤维。(一)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玻璃纤维工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才逐步完善,形成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玻纤生产大国,但大而不强,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国外玻纤应用品种已达4万种,而我国只有其1/4左右。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内外玻纤市场已呈现供大于求,国际玻纤企业均视我国企业为竞争对手,都在研究发展战略与我国企业竞争。2008年国内玻纤总产能为200万吨。国内玻纤企业在本世纪初便取得了技术突破。世界主要玻纤生产国未来都将逐步减少本土扩张步伐,行业产能扩张主要依靠中国厂商,特别是内资三大玻纤公司:浙江巨石、重庆国际、泰山玻纤。目前,国内玻纤生产有池窑法、坩埚发、陶土发三种生产工艺技术。2008年中国大陆产能中含40万吨非池窑玻纤产品,由于能耗高、污染大、成本上升等因素,根据政府环保要求,将面临逐渐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近年来坩埚法走势图如下: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当前呈现供大于求的时期,中国玻纤行业在尚未由大变强之时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短期内面临减产、降价,业绩大幅萎缩的风险。(二)我县玻纤行业发展现状早在1993年原松阳县高岭土公司利用矿产优势筹建了无碱玻璃纤维分厂,破产后由慈溪华通塑化公司购入,成立松阳县兴发玻纤塑化有限公司。产品广泛用于PA、PP、PEC、PET、PBT、ABS、PS等工程塑料的增强材料。在2001-2005年期间,在中国玻纤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县陆续新增松阳县宏顺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松阳县凯利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松阳县恒昌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松阳县威特利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均为铂金坩埚法,拉丝炉近百台。主要产品:无碱无捻玻纤增强纱,无碱无捻玻纤缠绕拉挤纱,增强玻纤短切原丝,膨体纱,纺织用玻纤纱,玻璃纤维湿法短切原丝,SMC纱,喷射纱等。近三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6亿元。其中松阳县兴发玻纤塑化有限公司2007年仍是县工业二十强企业。二、存在问题现阶段总体来说,我县玻纤行业除了必须经受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严峻考验外,还要必须面对池窑拉丝企业的强烈冲击,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生产工艺落后我县4家企业均采用铂金坩埚生产工艺。而纵观近年来,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效,最明显的就是坩埚法生产技术由占主导地位(90%以上),降到了2008年的20%左右,而且随着池窑拉丝的快速发展,坩埚法比例仍将继续下降,这是玻纤行业发展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