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5页第PAGE\*MERGEFORMAT1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5页第十章货币需求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作了介绍与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人们的货币需求同实际经济活动有什么关系?第二部分学习内容梗概10.1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数量。10.1.2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需求1.研究货币需求是理论发展的需要2.研究货币需求是政策操作的需要3.研究货币需求在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2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10.2.1现金交易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费雪由MV=PT推导出Md=KPT因此,费雪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由于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故也被称之为现金交易说。10.2.2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屁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著名的剑桥方程式:M=KY或M=Kpy从形式上来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形。但是,从公式内涵的经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10.2.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产生发展历史、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以后,他第一次完整地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即商品流通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要量规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前提条件下的:第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以其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第二,马克思的研究总是以黄金作为货币来进行的。第三,马克思对于货币必要量的研究是基于简单商品流通这一前提的。10.3现代货币需求学说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和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理论的要点如下:(1)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3)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4)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5)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Md/P=f(I,Y)(6)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等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7)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也是无效的。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的理论。总的来说,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古典剑桥学派理论的扩展,单在具体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上,凯恩斯的分析显然要精细得多。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重要意义在于:他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并对古典数量论中提出的名义收入主要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动确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2.对流动性偏好论的评价流动性偏好论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第一次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研究,明确提出了货币在现实经济中作为资产的功能。流动性偏好论第一次提出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问题,强调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这也是对货币理论的一大贡献。关于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所代表的产业周期特殊阶段情况的分析,否定了货币供求互为独立的观点。但是,就理论基础而言,流动性偏好论以一种人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