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风化严重的碎石土边坡及顺层岩质边坡滑坡处理意见一、处理措施1.刷方卸载工程一般是在山顶部位滑体卸载量不大时采用。这种方法在设计阶段就应优先比选,二次卸载会大大增加工程费用。(1)台阶式边坡设计,坡脚采用挡土墙加固或护面墙防护对可能发生倾倒破坏或楔体破坏的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设计,台阶高8~10m,平台宽3~4m,放缓边坡坡率至1∶1.2~1∶1.5。坡脚采用挡土墙加固或护面墙防护。边坡高于30m地段,边坡中部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采用该措施后,由于边坡坡率较缓,防止边坡的倾倒和楔体破坏,个别边坡锚索加固,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2)预应力锚索分级加固边坡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破坏的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分级加固边坡,坡脚设挡土墙或锚固桩加固。(3)边坡坡比有病害的矮边坡(即高度小于8M以下的)改成了1∶1.5的坡比;高边坡则改为1∶1,并采用浆砌片石防护方案。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经验上,将所有的边坡改成1∶1,其中已习生病害或可能产生病害的区段均改成1∶1.5或1∶2的坡比。2.抗滑桩工程(详见滑坡案例)普通微型抗滑桩普通抗滑桩属一般抗滑结构设桩位置灵活,一般设在滑坡前缘,并和其他防治措施联合使用。开挖土石方量小抗滑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对浅层和中、厚层非塑流性滑坡均可采用。虽然计算理论还不尽完善,但从实例分析其安全系数过于保守得2倍以上。普通抗滑桩设计,主要用于山体不高滑坡体不大之处。但事实上,因岩石风化严重,开挖桩基还不到标高时就出现滑塌,为此一部分改为微型桩加挡土墙加固,另一部分滑塌严重的进行彻底卸载。抗滑桩的应用不成功一部分原因与不规范施工有关,但也与设计时对地质了解不透有关。预应力抗滑桩.预应力抗滑桩是一种新型抗滑结构,它通过在抗滑桩头部加设预应力锚索,改变了一般抗滑桩不合理的悬臂式受力状态,桩身内力小,大幅度地减少了桩长和桩身的横截面,节省钢材和水泥等原材料,工程造价低。其特点就是变被动式受力结构为主动式受力结构。一般情况下工程做起后便可立即稳住滑坡,防止有关建筑物的开裂、变形很有必要。3.坡面裂缝封闭:适用于滑体多处出现张拉或剪切裂缝,老滑坡由此形成冲沟,设计要求逐条翻挖夯填,表层采用厚不小于0.5m的粘土,夯填封闭。3.挡墙工程(详见滑坡案例)有普通重力式挡墙和预应力挡墙,其意义和抗滑桩一样。一般用在中小型抗滑体,高速公路上大型滑坡体和抗滑桩结合使用,大部分应用在一级坡面上,起抗滑装饰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挡墙背后砂砾排水非常关键,设计中的砂砾垫层、泄水管量不大,其作用和意义深远。一些普通挡墙的坍塌主要就是墙后渗水排不出而引起,对于因涮坡造成的欠坡可用石渣或干砌片石补齐,无需增加浆砌体积。4.预应力锚索锚固或锚索框架(地梁)工程(详见滑坡案例)一是要求锚束长度要足够长,且固定端岩体必须稳定;二是锚墩应镶入地表20cm,且边坡与锚束线夹角必须大于40°,防止锚墩上移减少预应力损失;三是锚墩底部土体要有一定的强度,否则因土体变形坍塌造成锚固损失失败。预应力锚索框架:一般用在二、三级坡面上,其整体稳定效果比锚墩好,整体性强,框架里填充土壤还有利于绿化环保。5.排水工程地表排水工程:排除和拦截滑坡地表水是治理滑坡的辅助措施之一,而且是先行措施。其目的就是隔断滑坡体以外的水,排除滑坡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和泉水,避免地表水渗入,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比如在施工期间可采用临时性排水工程象临时土水沟、截水沟以及裂缝捣实、水泥浆灌缝等措施,同时在工程完工后采用了截水沟排水并用土工布黏土覆盖等。地下排水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排除滑坡体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水位增加滑动面的稳定。如某高速公路K31+250一K31+460段属主滑区,山体渗水量较大,滑动面层多,地下渗水丰富,抗滑工程来不及做滑体就蠕动变形。采取竖井一平孔联合排水法也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从5个集水井观察,地下水位由原来的离地表3—5m降到滑动面20m以下,从5个平孔排水流量分析计算与山体涌水量基本持平。坡脚渗井、渗沟的采用坡脚渗沟、盲沟的作用就是排除滑坡体前缘的边坡壤中水或上层滞水,疏干边坡,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防止因含水量过大而造成滑坡头部坍塌削弱滑坡的稳定性。具体措施(1)工点范围内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发育时,可在第一至第五级边坡上设排水仰孔,排水孔间距4m×4m,仰角10°,孔深15m;在边坡平台上设置40cm×40cm浆砌片石排水沟,在堑顶5m外设山坡截水沟,平台排水沟顺地形引入边沟或自然水系。(2)排除地下水沿线路纵向滑坡前缘既有挡墙下部打入一排斜孔,长度15一30m,穿过新滑面以外不小于3m,斜孔间距6一10m,设计仰角5°,埋人φ8mm新型进口软式透水管以排除滑体内部地下水,提高滑动带强度。(3)排除地表水。堑顶外设一道排水天沟和一道截水沟,滑坡周界以外浆砌环形截水沟将坡面地表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