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8页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建筑工程实习论文: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摘要:为了解决定量化评价建筑作品创新性的问题,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建筑设计创新评价领域,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量化评定建筑作品的创新性,并以建筑创新优度值来表示建筑作品创新性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创新度排序。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建筑创新优度建筑设计创新评价是建筑创新理论与建筑评价理论的交叉研究.建立一种能客观评价建筑作品创新性的方法,是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筑学领域中,以往一般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进行建筑评价.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逐步受到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者的关注。可拓理论是以物元理论、可拓集合和可拓逻辑为主要支柱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解决事物可变性的规律,从而为人们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理论体系[1-2].由于建筑设计创新的程度是由诸多单项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把各单项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分析.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建筑设计创新评价领域,可以有效地量化评定建筑作品的创新性;并且,当用建筑创新优度值来表示建筑作品创新性的大小时,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创新度排序.本文提出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法.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法的3个步骤是:1)根据物元理论建立一个与建筑作品创新属性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及量纲(衡量条件集);2)利用赋权方法给定每个层级指标的权系数;3)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建筑创新优度值.为了验证建筑设计创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实验性调查,以某高校建筑学科的研究生作为评价者,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建筑A)与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建筑B)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并对这2座建筑的创新度进行排序.本文结合这次实验性调查论述了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体系及衡量条件集的确定可拓理论的逻辑细胞是物元,把质与量结合起来的物元是以事物、特征及事物关于该特征的量值组成的三元组,记作R=(N,c,v).物元概念反映了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贴切地描述客观事物的变化过程[3-4].本文用物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建筑作品的创新程度.通过对建筑作品创新性进行物元分析,可以得到建筑作品创新性的特征集.例如可以用物元形式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表示如下:根据建筑作品创新性的特征集建立1个与之相应的2级指标体系:第1级指标为建筑作品的形式创新、功能创新与技术创新;第2级指标为第1级指标的子系统.形式创新系统包括建筑的形状、色彩、肌理、抽象元素和形式规则手法创新等等.建筑功能创新包括基于人体活动尺度的创新、使用过程和使用特点的创新,涉及人的生活方式、活动情形和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等内容.建筑创新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和建筑经济等.当然建筑还有其他创新属性涉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见表1)[5-7].同时,需建立一个与特征集相对应的衡量条件集.设定Ⅰ、Ⅱ、Ⅲ、Ⅳ、Ⅴ这5个等级,由高到低递进表示建筑在各个特征要素上的衡量条件,取值为区间[0,10].其中:Ⅰ的取值区间是[0,2],“Ⅰ”计算值为1,代表的评语是“很好”;Ⅱ的取值区间是(2,4],“Ⅱ”计算值为3,代表的评语是“好”;Ⅲ的取值范围是(4,6],“Ⅲ”计算值为5,代表的评语是“一般”;Ⅳ的取值区间是(6,8],“Ⅳ”计算值为7,代表的评语是“差”;Ⅴ的取值区间是(8,10],“Ⅴ”计算值为9,代表的评语是“很差”.2评价权系数的确定对于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作品的创新评价重点有所不同,或侧重形式创新,或侧重功能创新,或侧重技术创新,或侧重其中的某2个方面.因功能类型不同,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需要选定适当的评价要素,同时要对权系数给予不同的侧重.待评的2座建筑都属于银行综合办公楼,所以针对这一类型建筑的创新性特点构建每级权系数.运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构造权系数.其特点在于通过组织1个专家小组,集中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首先,选择建筑学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