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区域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由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演化而来的。在总结国内外区域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勃海地区区域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关键词:区域承载力;状态空间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区域承载力是指不同尺度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区域承载力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它除受其物质基础——区域资源环境制约外,还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科技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在某一阶段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区域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区域承载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通过对区域承载力的深入研究,可以定量的揭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该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控对策。1区域承载力研究概述承载力最初是理论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表示某一生物区系内各种资源(光、热、水、植物、被捕食者)能维持某一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由于这一概念在理论上能用某种量化模型加以描述,因此很快就被用于人口学、资源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成为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如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由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例如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常常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随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又提出了以资源环境为对象的区域承载力概念。1.1资源承载力近半个世纪来,国外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水和关键矿产资源方面。1949年美国的Allan[1]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为:在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土地的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2~5]。同时,对承载力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Millington等[6]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以各种资源(土地、水、气候、能源等)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的土地资源承载力。80年代中,在石玉林、陈百明主持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7]。80年代后期以来,土地和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在中国全面展开,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张玖明等完成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承载力研究(1988),杨晓鹏等完成的青海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1993)[8],邓永新等完成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1994)[9]。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10]。其中水平较高的有许新宜等[11]完成的华北平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和贾绍凤等完成的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10]。徐强[12]提出的矿产资源经济承载能力为:“矿产资源对未来经济发展速度的支持能力,它通过测算经济发展速度对资源的需求,来确定未来可利用资源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速度”。1.2环境承载力由于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由环境容量概念演化而来的,因此,环境承载力概念自7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中。1974年,Bishop[13]在《环境管理中的承载力》一书中指出:“环境承载力表明在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前提下,一个区域所能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烈程度”。DSchneider强调,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17]。IUCN/UNEP/WWF[15]1991年在《保护地球》中指出:“地球或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影响就是其承载力。人类对这种承载力可以借助于技术而增大,但往往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作为代价的,然而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将其无限的增大”。叶文虎[16]、唐剑武[17]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所谓某种环境状态是指“环境系统的结构不向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方向转变”,并采用多种指标综合的状态空间法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做了初步尝试。彭再德等[18]则认为,“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