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7页第PAGE\*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以美国全球能源安全战略为例[内容提要]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1:7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源地缘政治的含义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石油作为目前主要的能源形式,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关键。世界能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主要体现为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分离,除美国外,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出口国,而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以及非洲地区。因此不论国家发展状况如何,都无法忽视世界上这些大的能源产地,这些地区也成为地缘政治热点地区和大国地缘竞争的目标。地缘政治因素会影响到国家对能源的获得,这使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研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现代能源地缘政治将能源与地缘政治争夺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学说,称为“石油地缘政治”、“能源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者们认为,在世界版图上,有一部分地区在地理上占据重要位置,即所谓的热点地区。埃瓦恩·安德森认为波斯湾人口处的霍尔木兹海峡、南中国海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南沙群岛)、连接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冷战时期分裂的柏林,就是这样的区域,被他称为“地缘政治巨变中心”(epicentersofgeopolitialupheava1)。马汉的“海权论”和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是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马汉从英美国家利益出发认为,掌握海权的关键在于控制海上交通线,而决定欧洲和美国命运的海上交通线,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从欧洲经苏伊士的航线,另一个是从美国穿越太平洋的航线。由此出发连接经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距离的海上岛屿和海峡,便是美英海军必须控制的海权地区所在。麦金德认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大洲由于发达的交通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可分六个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地区是欧亚大陆板块地区。这个地区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欧亚大陆的结合部的中亚中东地区,被麦金德称之为“轴心地区”或“心脏地区”。占据心脏地区的国家在历史上却屡屡向沿海扩张。麦金德从欧洲人的视角提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能主宰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的论断。从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能源安全一直处于地缘政治利益的中心。在整个历史时期,保证得到能源供应和足够的运输线路的努力,决定着技术、商业、外交和军事上的变化,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地区成为能源进口和消费国的政治、外交中心。因此,从地缘政治角度考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国际格局的特点。石油地缘政治首先要考察的是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从石油分布来看,世界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俄罗斯以及非洲,在世界石油储藏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形成了一个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里海、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巨大的带状区域,世界上的石油资源基本上储藏在这个带状区域之内。还有的学者认为,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再到俄国西伯利亚和其远东地区巨大的地理带,由于其巨大的油气储量,在未来几十年内是世界油气的主要供应源,因此可以称之为“石油心脏地带”。而世界性的油气需求主要来自环绕上述“石油心脏地带”外部的两个部分。一是“内需求月形地带”,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欧洲大陆。英国和日本分别处于“内需求月形地带”的外围;二是“外需求地块”,主要是北美、南撒哈拉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随着亚洲经济的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上升。有学者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结构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使能源安全更加重要,甚至可以被称为“东北亚危机弧”。以石油出产地和消费地区的分布为出发点,可以看到主要消费国在围绕石油产地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这一时期的地缘政治不应再仅仅是一个单纯争夺控制世界地理要道和控制世界市场的理论,它已深化为以控制世界资源为中心的理论。控制世界不再是以控制某一地区为前提和目标,而是以控制世界资源贮藏丰富和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为前提和目标。地缘政治体系的学说,应是一个随资源中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学说,而不再仅仅是“地理决定外交”的静态学说;特定时期人们对贮存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