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53页第PAGE\*MERGEFORMAT5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3页对节能环保产业子行业及投资机会的初步分析报告广义的节能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产业。狭义的节能指在能源传输、转换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的研究表明,现阶段,相对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狭义的节能产业经济效益最突出,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最大。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传输领域、工业领域、建筑领域、照明领域和交通领域,尤其国家提出的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目前节能产业中比较有前景的领域,公司可选择这些领域中市场发展空间大的节能技术创新设备和节能新材料制造厂商进行投资。环保产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政策推动和政府采购与补贴,重点可关注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而新能源产业中部分行业如风电设备、多晶硅前期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应较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资更为慎重。对于我国来说,节能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中国当前能效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节能的边际效益高,市场空间大;节能技术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对环境没有副作用,边际成本低;节能产品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由于节能在减排同时能为使用者创造经济效益,不易受到使用者抵触,推广容易。节能具有显著的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节能能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并对于碳减排的潜在贡献非常大,同时很多节能措施自身具有很好的经济回报。(到2020年,单纯提高能源效率就可以减少20-24%的能源需求,减少79亿当量的排放。麦肯锡)。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是我国经济转型和拉动内需的重要突破口,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现有的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受到资源约束等的挑战,必须转型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节能改造需要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拉动内需,且不会产生产能过剩。目录第一部分节能产业中国发展节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含国家政策)节能技术适用的主要领域电传输领域工业领域建筑领域照明领域交通领域现阶段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机会和代表性公司第二部分环保产业国家政策环保产业链及投资机会综合分析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第三部分新能源产业国家政策新能源各子行业分析核电太阳能风能一、中国发展节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一)节能在我国的现状:形势严峻,充满挑战1、我国能源约束突出,利用效率偏低目前,我国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5倍,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大致要高出25%至60%。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加之自身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矛盾,节能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2、节能行业相关政策07年2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版)》要点:用于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发展和节能项目重点投资的技术方向,为编制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节约能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持;07年6月,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点:通过强制淘汰高能耗行业落后产能推进节能目标收效较为明显;07年9月,发布《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点:开启了我国推进节能目标采取经济激励政策的先河;08年1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点:在财政补贴条款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该办法明确“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30%或50%对中标的大宗用户或城乡居民用户进行补贴。上述两项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中约30%的财政补贴幅度对于企业缩短节能投资回收期作用显著;08年4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节约法》09年7月15日,科技部长万钢会见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要点:朱棣文表示美国希望能在建筑节能、智能电网等方面与中国展开深入合作。中美两国将共同投入1500万美元作为该中心的启动资金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成立。首批优先领域包括节能建筑、清洁煤、清洁能源汽车等。09年7月6日财政部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颁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要点:今后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应具备一定规模,其中:地级市(包括区、州、盟)应用面积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或应用比例不低于30%;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应用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米。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