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1.1IT图的建立将试样加热奥氏体化后,迅速转入给定温度的等温浴炉中,分别停留不同时间(如t1,t2,t3,…),随即迅速淬入盐水中。以出现1%转变产物的等温时间作为转变开始点,以得到95%转变产物的等温时间作为转变终了点。(2)膨胀法采用热膨胀仪,利用钢在相变时发生的比容变化来测定过冷奥氏体在等温过程中转变的起止时间。将A1(或A3)至Ms点的温度范围划分成一定数量的等温温度间隔,每一等温温度使用一个试样。测定时,将试样加热奥氏体化,随后迅速转入预先控制好的等温炉中,作等温停留,由膨胀仪自动记录出等温转变时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最后将所得到的一系列膨胀—时间曲线加以整理便可绘制出等温转变图。(3)磁性法利用奥氏体为顺磁性,而其转变产物为铁磁性的特性,通过过冷奥氏体在居里点以下等温或降温过程中引起由顺磁性到铁磁性的变化来确定转变的起止时间以及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6Co对高碳钢IT图的影响Ni的影响。Ni不改变C曲线的形状,但能显著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延长孕育期,并使鼻子略向下移。随C和Ni含量的增加,C曲线的位置右移,即孕育期增长。Mn对高碳钢IT图的影响Cr对中、高碳钢IT图的影响Mo对共析钢IT图的影响B的影响。钢中加入微量的硼(0.001~0.005%)就能显著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超过0.007%后便会生成低熔点共晶组织,引起钢的热脆性。合金元素对IT图的影响钢奥氏体化时,奥氏体成分愈均匀,则奥氏体转变的形核率就愈低,即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愈大,使C曲线愈趋向右移。加热温度偏低,保温时间不足,所获得的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有较多量未溶解的第二相存在,将促进过冷奥氏体的分解,使C曲线左移。(1)珠光体转变与贝氏体转变曲线部分重叠碳钢或含非(或弱)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钢,如钴钢、镍钢或锰含量较低的锰钢。(2)珠光体转变曲线与贝氏体转变曲线分离,珠光体转变的孕育期比贝氏体转变的短碳含量较高的合金钢,如Crl2MnV钢。(3)珠光体转变与贝氏体转变曲线分离,珠光体转变的孕育期比贝氏体转变的长含有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如40CrNiMoA钢。(4)只呈现珠光体转变曲线碳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钢,如不锈钢3Crl3、4Crl3和工具钢Crl2。(5)只呈现贝氏体转变曲线Ni含量较多的低、中碳铬镍钼钢或铬镍钨钢,如18Cr2Ni4WA钢。(6)只析出碳化物,而无任何其它相变奥氏体钢,如4Crl4Nil4W2Mo。金相-硬度法测定CT图的原理2.端淬法测试步骤:取一组端淬试样(圆周表面不钻小孔),在同一A化条件下加热并保温,然后逐个喷水,每个试样喷水时间各异(τ1、τ2、τ3…),达到规定时间,停止喷水并立即淬入盐水中,使未转变的过冷A转变成M。观察各试样距水冷端同样位置的金相组织,并测定硬度。从而测出该位置(实质是某一冷却速度)的转变开始点(转变量1%)及终了点(转变量99%),同时也可以测出各种转变产物的百分量。分别将所有经不同时间(τ1、τ2、τ3…)试样上各点在不同温度下转变的开始点和终了点连接起来,并在其上标注出冷却曲线,从而绘制出CT图。端淬法测定CT图的原理3.膨胀法利用快速膨胀仪将Ф3mm试样真空感应加热到奥氏体状态,程序控制冷却速度;从不同冷却速度的膨胀曲线上的转折点确定转变开始点、转变终了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时间。由一个试样就可得到某一冷却速度下的各种转变的全部数据。如果辅之以电子计算机,精度及测定速度都很高,可以实现全程自动控制。Vc(上)A→M临界冷速Vc'(下)A→P共析钢的CCT图0.3%C亚共析钢的CT图五个区过共析钢(1.03%)三种转变↓A→Fe3CA→P,A→M曲线1-8→Fe3C+P曲线9→P伪CT图的基本类型6.3.1IT图与CT图的比较1.确定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等温转变连续转变冷速单位:℃/sV1相当于炉冷得到P3.确定工艺规程(2)分级淬火根据IT图可以估计钢件在浴槽中需停留的时间。(3)等温淬火根据IT图确定等温的温度范围及时间(针对B转变)。(4)形变热处理根据IT图可以确定形变的温度和时间。4.根据试捧直径由CT图确定其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