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遂昌民艺提盒考察目录说起提盒,不少人可能还不知是何物或闻其名而未见其物。提盒是古时用于送饭、送礼的专门工具,在我国使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广泛使用。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宜竹子生长。因其取之容易,价格低廉,故早年间竹制提盒的使用比北方更加普及。提盒送饭方便、卫生、美观又得体,深受国人喜爱。提盒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隔层盒分为一层、二层和三层,每层都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盒,十分方便地取物。古代的提盒全部使用竹子制成,四框、盒底、提梁使用较厚的竹劈,外表四周以细小的竹片织成,内层盒全部使用大漆涂料。根据提盒的装饰豪华程度分为一般型、较豪华型、豪华型。一般型的提盒外表无任何装饰物,只以实用为目的。这一类提盒是普通百姓之物。较豪华型的提盒一般在器物四角镶嵌铜饰物,既美观又提高了牢度,有的在提梁的两侧浅雕有简单的纹饰。豪华型的提盒在器物四角、提梁两侧镶嵌有铜饰物,精美的浮雕从上到下贯穿整个提梁。提盒边框的四周还要雕有纹饰图案。用现代人的观点看这类的提盒已超出其实用价值,实为一件艺术品。该类器物一般为达官显贵或宫廷之物。形状为长方形,上下两层属中型,按装饰精细程度看该件器物应属豪华型。此盒雕技精湛,画面栩栩如生。提盒的四角、两侧提梁的上中下部都镶嵌有蝴蝶造型的铜饰物。提盒每层边框雕有双直线纹饰,盖儿边框的四周雕有回纹纹饰图案、盖面儿雕刻有楷书“周渐于置”四个大字。笔体流畅、潇洒、豪放,字体用黑色衬托后更醒目。在提盒盖、提盒的首层与提梁上部横穿有锁眼,上锁后严丝合缝,综观提盒整体处处显示出一种豪华气派。应为民国之前的达官显贵所有。由于竹制品本身材质不易保存的缺陷及人为的损坏,流传下来的此类完整器物不多,特别是像这样完整且带有满工浮雕纹饰的更为稀少。食盒更早的时候大概是从提盒演变过来的,提盒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提盒。提盒很早就有了,但是到了明代,长方形提盒的样式才被基本固定下来。那时的商铺和饭馆常备一些提盒,用来运送食品或小件货物,这种提盒大多为白木涂漆、或者用竹子制成,一般比较粗糙。精制竹编提盒提盒考篮各部件分析提盒三视图考篮爆炸图功能原理分析考篮之所以风行,是因古代的士子所需甚多。隋立科举,唐袭隋制并有所发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常科,并频开制科。到明清两朝,科举惟推进士一科。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乡试为3年一次,时为阴历八月,故称“秋闱”。乡试应考三场,每场连考3天,三进三出,考试期间答卷、食宿均在号舍中进行。“道光、咸丰以前,考场纪律严明,考生入场时,必须解衣脱鞋,每科乡试只有四千人,会试两千人”(《北京趣闻》)。这里所说的仅是北京地区的乡试,而全国乡试考场又有多少呢?考生真如过江之鲫,考篮的市场需求量当然是可观的。曾参加过科场考试的钟毓龙先生,杭州人,撰写了一本《科场回忆录》,关于考篮,亦有所述:“考具,余儿时所见,为竹制之横方形状,如凳可坐,中空可以贮物,以长索系其两侧,而悬于颈际。至成童时所见,已为三四幢之高篮矣。其后则大于箱笼,下设四轮,以索曳之而行,其中所贮乃益多。”他介绍了无提梁而用长绳系之而可悬之于颈际的考篮、有提梁称之为“高篮”的考篮,而后来竟有下安轮子的箱笼,极具史料价值。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下诏废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考篮的历史也同时结束。但考篮这种形式却保存下来移作他用,比如文友郊游便于作诗写文的文篮;作装盛简单酒肴的食篮;装盛水果、香烛去庙宇上供的供篮……当然形制会大一些,做工会更精致一些。提盒的制作流程竹编工艺微调与创新价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