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现代诗歌简介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女神》被誉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象”在诗中的作用。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创作特色:对质直单纯的爱情的歌咏和内心世界的大胆剖白。1926年围绕北京《晨报》的《诗镌》,集合了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律的诗人,其中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艺术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要“理性节制情”,带着“镣铐”来“跳舞”。代表作品:闻一多的诗集《红烛》、《死水》“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善于将日常生活的观察转为哲理性的感悟,其圆熟,冷静的表达常常出奇制胜。戴望舒受20年代后期兴起的象征派诗风影响的著名诗人。他在1928年写成的《雨巷》,是现代诗的经典之作。成立于1932年,成为30年代“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的中坚。创作特点:密切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谷化,追求刚健壮阔的力之美。代表作家:艾青、臧克家。“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表人物有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等。“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等。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二、当代诗歌简介50、60年代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一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像李瑛、雁翼、顾工(顾成的父亲)、公刘、白桦、流沙河等,其中有的人加入了军队。主流样式:颂歌内容代表作:胡风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其他样式:战歌并不要求必然表现真实的战争,诸如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改造乃至种种生活事件,都被看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边塞风光也成为这类诗的描写对象。70年代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群众自发的诗歌集体创作运动。80年代崛起的时间,一般被界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徐志摩与《雪花的快乐》一、作者简介及创作特色徐志摩的诗是独抒性灵的诗。二、《雪花的快乐》《雪花的快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追求美的人生理想的快乐、热情与执著。诗人追寻的对象可以抽象化为康桥文化孕育出的爱、美、自由的人生理想,也可以具象化为现实中诗人的恋人。但无论如何,都是美的人、事物或境界。诗人的情思正是“五四”时期时代精神的反映。作者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雪花”的意象灌注了诗人的情思,因而既具有自然物的轻盈、飘逸的特征,又富于诗人的灵性和潇洒的丰神,它是诗人的化身。诗的音节是铿锵的,节奏是舒缓的,调子是柔和的,它们正与雪花优美的姿态相协调,又与诗人欢快的情绪相吻合。戴望舒与《雨巷》一、作家简介及创作特色第二个时期: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时期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戴望舒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最后一个时期:戴望舒诗风新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随后,写出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早期:将中国诗风与西方诗风结合,以《雨巷》为代表。第二个时期:以《我底记忆》为出发点,以后日臻成熟,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最后一个时期:表现民族气节、抒发对灾难深重祖国的诚挚的爱;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二、《雨巷》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雨巷》的创作写于1927年夏天,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后来编入诗集《我的记忆》。《雨巷》的特色在于:以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和意境以及流动的音韵表现诗人哀怨惆怅的情绪与朦胧的希望。雨巷象征着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在雨巷中彷徨的是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丁香姑娘则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