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务数据云发展与应用白皮书(2023)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2023年12月版权声明本研究报告版权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共同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近年来,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健全数据资源体系、畅通数据共享利用等相关政策。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当前,各省市依据“应上尽上”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各部门及相应业务系统上云。政务云平台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实现政府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和应用的通道,是推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数据流通和业务协同的关键引擎。然而,数字经济时代,政务云平台数据的指数级增长与算力增速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数字政府发展。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以“云网边端”为支撑的分布式政务数据云基础设施,是打破算力藩篱,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低、数据隐私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报告从推动云上政务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出发,首先,围绕政务数据云理念、发展情况以及关键技术和环节进行阐述。然后,重点分析政务数据云在数据目录、政务服务、智慧应急、一网统管以及智能决策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最后,本报告从技术、产业、应用、标准等层面对政务数据云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探讨政务数据云未来发展方向。目录一、政务数据云发展背景....................................................................................1(一)数据量爆炸增长,上云是大势所趋................................................1(二)利好政策是数据云上发展的助推剂.................................................2(三)政务数据云为数字政府发展提供新底座.........................................3二、政务数据云助力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4(一)政务数据云理念:打造公共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实现公共数据内外双循环,助力数字政府建设.................................................................................4(二)全球政务数据云发展势头良好,各企业纷纷落地实施.................6(三)关键技术和环节共助政务数据云建设和落地应用.........................8三、政务数据云应用场景...................................................................................13(一)政务数据云助力打造公共数据目录新账本...................................13(二)政务数据云赋能打造数字政务服务新体验...................................14(三)政务数据云助力打造高效科学“智慧应急”新局面...................14(四)政务数据云助力打造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新范式...................15(五)政务数据云助力政府进入智能决策新时代...................................16(六)政务数据云助力打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新体系..........................17四、政务数据云思考和展望..............................................................................19(一)技术层面,加快核心优势打造和融合创新..................................19(二)产业层面,深入开展多方协同合作...............................................19(三)应用层面,有序推进升级部署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