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化内科肠道是机体的消化器官,同时还具有内分泌、免疫等功能,是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贮库,为一隐匿性感染源。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肠道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抑制于肠道内,肠道屏障在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肠粘膜屏障的组成及功能二.肠粘膜屏障损伤的病因及机制三.肠屏障功能障碍血清学检测现状及进展四.肠粘膜屏障损伤后机体自我修复因素五.肠粘膜屏障保护措施肠道屏障由肠上皮细胞层、粘液层、肠道正常菌群、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等组成。1.免疫屏障(immunologicalbarrier)2.机械屏障(mechanicalbarrier)3.化学屏障(chemicalbarrier)4.微生物屏障(microbiologicalbarrier)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派伊尔结(peyer’patch),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proprialymphocyte,LPL)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EL)各种分泌型抗体(IgA、IgM、IgE等)抑制肠道细菌黏附阻止细菌在肠粘膜表面定植中和肠道毒素抑制抗原吸收因此,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一旦减退,易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包括紧密连接、黏附连接和缝隙连接,其中紧密连接作用最重要)上皮细胞表面的菌膜(存在于细胞上的肠道细菌特异性受体,使肠内常驻菌有序地嵌入肠道细胞间,构成有层次的结构)粘液下行的气流和液流消化道分泌的胃酸、溶菌酶、粘多糖和蛋白分解酶胆汁肠腺Paneth细胞产生的抗菌肽1.胃酸主要在小肠起始端起作用,可灭火细菌等病源微生物。2.肠腺Paneth细胞产生的抗菌肽在肠上皮表面和肠腔内发挥杀菌和抑菌作用3.粘多糖为大分子糖蛋白,一方面起润滑作用,保护肠粘膜免受物理性损伤;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结合酸性或碱性消化液,保护肠粘膜免受酶和消化液的侵袭性损伤。正常机体肠道内栖居大量正常细菌,种类至少400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厌氧菌。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之间保存着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与肠道粘膜结合或黏附或嵌合,形成有一定规律的膜菌群,与宿主的微空间结构形成一个既相互依赖有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这种微生物系统构成了肠道的微生物屏障。在正常微生态情况下,肠道非致病菌群的优势繁殖可阻碍致病菌的生存;同时,非致病菌还可分泌一些抑菌和抗菌物质,如乳酸、抑菌素等,可干扰和抑制其它病菌的活力和功能。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性、繁殖性和排它性使外籍菌无法在肠道内定植、优势繁殖及向肠外易位,因而被成为“定植抗力”。临床和试验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可能削弱或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主要因素包括:重度失血、失液,严重的创伤、烧伤、感染,长期应用光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不合理的全胃肠外营养,以及放疗、化疗、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从一个或多个方面损伤肠道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细菌和内毒素经门静脉和淋巴系统侵入机体循环,引起肠源性脓毒血症(gutoriginsepsis)和内毒血症(endotoxemia),由此不仅加重原发疾病,甚至可能诱发全身严重反应(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危及生命。任何造成肠粘膜缺血、破损、脱落、萎缩均可引起肠道机械屏障功能损伤。近十余年来,低血容量性休克、应激、肠缺血等引起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已得到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小肠缺血后可造成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小肠粘膜损伤和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肠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是:具有毒性的活性氧代谢产物,即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大量产生,由此引起核酸、蛋白质、脂质等损伤,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1、缺血组织细胞内的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研究证实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是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来源。肠道(特别是粘膜绒毛顶部)含有丰富的黄嘌呤氧化酶,正常情况下,此酶90%以D型(黄嘌呤脱氧酶)形式存在,相对无活性或活性不高;但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等病理状态下黄嘌呤脱氧酶迅速转化成黄嘌呤氧化酶,而且活性大大提高,并催化组织中因缺氧而不能进一步代谢、分解而积聚的底物次黄嘌呤的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氧自由基。1.其外层轨道有未配对的成对电子存在,具有高度反应性,可与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包括肠上皮细胞)发生反应,是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导致生物膜中PUFA明显减少,膜的液态性、流通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①膜的通透性增加是大量阳离子进入细胞内,激活磷脂酶和蛋白酶,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②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影响能量代谢③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溶酶体破裂,大量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细胞损伤或溶解。临床上严重感染和创伤等危重患者因处于禁饮食状态而接受全胃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