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手机的接续过程基站的作用基站的组成铁塔天馈系统2021/5/7移动通信的分类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双工技术TDD时分双工蜂窝式组网理论蜂窝小区的概念和特点蜂窝技术小功率发射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2.频率覆盖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称为频率复用。优点: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增加了系统容量缺点:同频干扰移动通信的组网理论移动通信网的体制-大区制移动通信网的体制-小区制频率复用和覆盖方式带状服务覆盖区面状服务覆盖区簇小区的覆盖形状同频干扰同频相邻小区的找法双频组频率配置三频组频率配置面状服务覆盖区蜂窝概念蜂窝概念蜂窝概念实际形状由于地形地貌、传播环境、衰落形式的多样性,小区的实际无线覆盖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一个小区实际的无线覆盖是不规则的。同频复用小区簇的意义频率复用距离与小区簇的关系载波干扰比与小区簇的关系频率复用区群群区小区数N的取值区群(簇)的组成七小区频率复用的图解同频小区的确定频率复用距离D系统容量与区群关系系统容量与区群关系设各基站发射功率相同,各基站到移动台距离近似相等(等于D);采用全向天线,六个干扰源。移动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表明:路径损耗正比于传播距离的γ次方(一般γ取4).TACS模拟蜂窝系统中,通常例题:蜂窝小区的六个同频干扰分布如图。MS处于小区边缘‘o’,要求载干比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应达到规定的门限值(C/I)s,分别计算(1)(C/I)s=18dB2)(C/I)s=12dB时,小区簇数至少为几个?若总频段宽度W=25MHZ,等效信道间隔B=25KHZ,试比较不同(C/I)s情况下的通信容量。通信容量用每小区分配的频道数k表示,则频率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内,存在着许多使用同一组频率的小区,这些小区叫做同频小区;这些同频小区之间的信号干扰叫做同频干扰。为了减小同频干扰,同频小区必须在物理上隔开一个最小的距离,为传播提供充分的隔离。另外,可以采用定向天线减小同频干扰。邻频干扰:降低邻频干扰的措施:第二节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信道切换策略第三节信道(频率)配置激励方式基站激励方式顶点激励方式的好处信道配置信道配置信道(频率)配置---等频距配置法这样同一信道组内的信道最小频率间隔为7个信道间隔,若信道间隔为200kHz,则其最小频率间隔可达1400kHz,这样,接收机的输入滤波器便可有效地抑制邻道干扰和互调干扰。如果是定向天线进行顶点激励的小区制,每个基站应配置三组信道,向三个方向辐射,例如N=7,每个区群就需有21个信道组。整个区群内各基站信道组的分布如下图。三顶点激励的信道配置信道配置实例--频率规划原则信道配置实例--频率规划原则信道配置实例__4×3频率复用方式4×3频率复用方式(1)3个120度扇区覆盖N=4频道组编号19MHz带宽4×3复用4×3复用小结4×3复用小结某地区联通GSM组网,43频率复用方式,每个基站区采用三个120度扇区覆盖.(1)画出43复用方式结构图,图上标明频道组号以及同频小区的位置;(2)试采用等频距配置法对第97~124号频道进行配置;。频率紧密复用技术-3×3频道组编号这种复用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对现有网络结构不需做改动,实施容易。频率分组简单,系统容量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相对于4×3复用方式,干扰有所增加,但总体干扰可控制得较小。采用跳频时,需要有足够的频带宽度,以保证跳频效果。频率紧密复用技术-2×62×6复用方式的主要特点:通过增加每基站扇形小区数,可使每个基站的容量有较大的提高。需要高性能的半功率角更小的天线,对天线、站址规划要求高。天线辐射信号更加集中,有利于改善室内覆盖。需要增加天线,从现有的4×3方式改为2×6方式,对天线系统及频率规划需要做较大的调整及优化。增加了切换频次。同频复用距离小,网络干扰增大,须使用DTX、射频跳频等抗干扰措施。同心圆技术第四节电信业务流量与服务等级第四节电信业务流量与服务等级二、话务量与呼损率的定义在话音通信中,业务量的大小用话务量来量度。话务量又分为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流入话务量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1小时)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含通话时间)S。显然λ和S的加大都会使业务量加大,因而可定义流入话务量A为已知1小时内平均发生呼叫的次数为λ(次),可求得:A(爱尔兰)=S(小时/次)·λ(次/小时)可见这个A是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总小时数。因此,1爱尔兰就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