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控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确立和认真落实中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2005年度国家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种植业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引起了农业土壤、水体(河流、湖泊、海湾)和大气的环境质量衰退。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化肥、农药投入的增加肥料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养殖业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率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农业面源污染还引起经济方面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农民的纯收入二是湖泊富营养化和酸雨导致了经济损失。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面临很大的挑战恰当的控制政策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农业气候、耕作制度和农民收入水平不同省区需要制定并执行不同的控制措施。对此建议重点针对15个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的省、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宁夏、湖南)在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控制。在政策方面:建立恰当的粮食安全政策;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在法规方面:建立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建立有机废弃物排放法规。在技术方面: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流域综合管理。中国农业在短短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在沿海发达省市出现了水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愈演愈烈跨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农业发展中走过的历程。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首先是累积于饮用水源和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对沿海省份的广大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2002年有六个省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的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15个省、直辖市(增加了河北、天津、河南、安徽、陕西、宁夏、湖南)。其次是引起湖泊、河流、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同时氮肥的气态损失(目前中国农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产生的n2o气体逸失量约占世界的1/3)作为温室气体影响了气候变化。此外过量施肥和施用农药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的净收益。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在占世界不到1/10的耕地上使用的氮肥量占世界的1/3);过量灌溉引起损失特别是蔬菜种植业;广泛使用的肥料品种易于形成面源污染;施肥技术落后施肥不平衡;化肥和农药包装没有使用说明或者说明不恰当;缺乏推广服务农民缺乏相关的施肥知识;公众尤其是农民缺乏环境意识。由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正逐渐限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目前正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措施。然而除非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全面的控制措施由规模化养殖业导致的点源污染和作物种植导致的面源污染将成为水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控制农业种植业导致的面源污染涉及千家万户比较复杂其中的关键是完善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强化推广机构建设鼓励和推动农民采用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控制和治理中要贯彻4个原则: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综合规划、管理农村地区的环境;在农村规划体系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估的观念;对农业采用循环经济的观念。在政策方面:(a)建立恰当的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促进面源污染控制。考虑到粮食安全、面源污染以及其它环境问题控制方案应该把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左右减少环境压力。同时进行农艺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论证考虑将国家粮食增产的重点恰当转移到中西部中产地区如山西、江西、广西。(b)在各级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加强面源污染危害和原因的宣传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促进农业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c)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发展农业种植业专业户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d)全面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启动面源污染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在环境立法方面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法规制订强有力的法规体系。(a)建立国家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拟定新的化肥和农药管理法律法规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化肥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包括:(i)制订化肥和有机肥的质量标准;(ii)建立农业优良耕作技术体系针对作物确定化肥、农药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b)建立我国有机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