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目录摘要1一、问题的提出2(一)选题理由及意义2(二)我国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的典型案例2二、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理论及面临的困境3(一)隐私和隐私权的概念3(二)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特征4(三)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面临的困境5三、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发展6(一)言论自由的内涵6(二)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的新特点7(三)保护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的意义8四、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8(一)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与言论自由冲突的表现8(二)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与言论自由冲突的原因9五、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对策10(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10(二)网络服务商的行业自律及网络建设者的自我监督11(三)网络使用者的自我保护与约束12六、结语15参考文献:16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摘要【内容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其所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言论自由和隐私权都是公民重要的权利,网络的发达给前者提供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机会,却使公民隐私权保护面临空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立法完善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实现既保障公民合法的网络言论自由又不侵害公民的隐私权,是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通过介绍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有关情况,分析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及其原因,以期探究出一条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冲突协调之路。关键词:互联网隐私权言论自由冲突与协调一、问题的提出(一)选题理由及意义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方便和密切。但是,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利用网络非法窃取、公开、传播等利用他人隐私的不法犯罪现象逐年递增,给公民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侵害。如何在公开的网络环境下正当的获取信息和如何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等等网络隐私权保护迫在眉睫。言论自由和隐私权都是公民重要的权利,互联网的发展给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机会,却使公民隐私权保护面临空前的威胁,随着互联网的产物—“人肉搜索”的出现,个人隐私更是几乎无处遁形,各种隐私保护措施形同虚设。互联网在给言论自由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言论自由的过度行使和滥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言论自由的不当行使而侵犯隐私权的案件频频发生,使本就存在难以协调之冲突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在互联网环境下二者冲突愈显激烈。因此,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的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以及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二)我国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的典型案例第一,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此事件涉及的当事人大多是两岸三地娱乐圈当红艺人。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次事件最终会慢慢被人们淡忘,但是对当事人的伤害、对观看了香艳程度堪比色情图片的青少年的伤害、对整个网络环境的侵犯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逝的。第二,上海“虐猫女”事件。上海某女子假借收养小猫之名领养了多只小猫,然而被其领养的小猫在后来的回访中都被该女士以走失的理由搪塞。起了疑心的工作人员开始调查,竟发现该女士有虐猫的行为。该事件曝光后有一些爱猫人士通过“人肉搜索”,开始在该女士家门口举着横幅辱骂该女子发展到最后的暴力冲突。事件发生以来对该女士及其母亲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此案例暴露了个人隐私权被网络上曝光后带来的巨大后遗症。第三,“微笑局长”的天价手表事件。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死亡36人,重伤2人的重大事故。正当人们为死者哭泣的时候,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开心嬉笑的照片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截至2012年9月,杨达才被发现的名表总数已达11块之多。其中高级手表5枚,每块价值万元以上,最高达20-40万。此事引起陕西省纪委的高度重视,进行了深入调查。二、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理论及面临的困境(一)隐私和隐私权的概念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对隐私有着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被各种文章和著作经常引用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张新宝教授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书中指出的“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和公开”。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另一种观点是王利明教授在《人格权法新论》中提出的“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94年版,。隐私权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山姆利·沃伦(SamuelWarren)和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