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当前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劳动力总量过剩、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劳动力素质低这三大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2创新版-0030―0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就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矛盾日渐显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给城镇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在积极的就业政策作用下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对城镇就业的压力已有所缓解但其他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一、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增长的负面影响。1.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逐渐减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逐渐减弱。从统计数据看1991年到2000年我国就业总量仅增加7336万人年均增加730多万人只及80年代的一半年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只及80年代的三分之一。在这一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就业岗位减少到72万个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下降了一半。2.就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远远超过其自身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制度性的障碍我国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流动不畅的状态造成劳动力大量积压。第二产业的就业数量基本没有增加。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长期偏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近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采用第二产业出现了对过剩人力的排斥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受到制约。统计数据表明在第一、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吸纳就业能力弱化的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尚不能抵消前者对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突出了就业矛盾。最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城镇就业产生很大影响。按照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三产业平均每年创造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的能力计算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应不是很大。但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我国城镇实际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要增加很多。每年新增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500万人以上政策性“农转非”人员约250万人以上通过上学等渠道进入城镇的人口不少于100万人。几项合计每年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约900万人左右。加上城镇自身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城镇实际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约1300万人左右。显然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增加了我国城镇劳动力的数量同时也加剧了城镇已有的就业矛盾。(三)劳动力素质低已成为制约部分人群就业的瓶颈。劳动力素质不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和专业技能差两个方面。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学专科以上占4.7%高中及中专的占14.4%而小学以下的却占40%以上。大量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重不足1%高中以上的仅占7.8%小学以下的却占50%以上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8年。劳动力素质低已成为制约部分人群就业的“瓶颈”。最近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就与此有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大“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与此有关。二、解决对策(一)树立“就业优先”的观念。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明确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就业。只有努力扩大就业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进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在坚持使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努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会对促进就业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要特别注重发展市场竞争力强、比较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以保证在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二)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手段扩大就业并通过扩大就业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我国当前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劳动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就业需求总量;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合理匹配减少摩擦性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援助包括培训、提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