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3年12月目录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2(一)基本培养模式2(二)课程设立2(三)培养特色3(四)学生选拔机制4(五)特殊培养机制5(六)激励机制5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6(一)培养目的6(二)培养标准6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9(一)培养目的9(二)培养规定9(三)专业核心课程9(四)教学特色课程9(五)计划学制10(六)课程设立与学分分布10(七)重要课程培养矩阵14(八)重要课程专业目的实现矩阵14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15(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5(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5(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6(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五)加强国际交流为契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17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公司学习阶段培养方案18(一)公司学习目的与规定18(二)公司学习培养模式18(三)工程专题讲座23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发明”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的,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的卓越工程师。(一)基本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科层次上重要以培养应用设计型工程师为主。本科阶段通过组建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采用“3+1”本科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累计3年在校学习(含在校参与科研和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公司学习以及做毕业设计,实行高校与公司联合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学校、公司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公司的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联合指导。进入卓越工程培养阶段,为学生配备校内和公司双导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公司生产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课题或方向,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规定学生定期提交进展报告,进展报告中要反映学生的学术成果,如设计报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等。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爱好和科研探索精神。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充足发挥校企合作和双导师优势,指导学生在公司开展现场实践和课题研究,可以实行设计解决方案并且参与相关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二)课程设立浙江大学对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实行分类、分阶段重点培养: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实行基于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实行基于“宽、专、交”整合培养的专业工程教育,加强基础,拓宽工程人才的培养面向,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应用和社会适应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的能力为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毕业达成160学分。培养方案中工科大类通识课程47.5学分,其中思政类课程11.5学分、军体类课程5.5学分、外语类课程9学分、通识教育类课程16.5学分、计算机类课程5学分。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建议学生修读《工程训练》、《工程学》、《工程管理》、《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经济学》、《科技人才领导力开发》、《项目管理》、《创新与创业》、《团队协作与交流》、《个人职业规划》、《谈判技巧》、《电气工程导论》、《世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等课程,培养学生有关工程基础、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工程意识。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7学分重要涉及卓越工程师所必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类大类专业必修课程22.5学分重要是计算机类、机械基础类和电工电子类课程,通过上述工程基础课程群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基础知识解释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