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探究【摘要】气象服务能提前做出灾害预报让农民加强防御大大减少自然灾害为农业带来的损失。所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服务息息相关气象部门及人员应积极探究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优化农业气象服务推动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自然灾害是破坏农业生产最直接、最严重的因素每一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难以估量。201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要提升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各地区气象部门近年来纷纷深入分析本地气象服务于农业的形势全面部署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加快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促进气象为农服务的稳步实施。但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并不完善服务质量不够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导致气象为农服务的价值发挥不到位急需改进。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按照气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象部门应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基本情况的灾害防御体系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整体水平。这主要包括:培养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能力建设自动气象监测网和气象精细化预报体系将其拓展到乡镇做到乡乡有监测站保证农业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的准确率以及精细化水平更接近城市;建立健全覆盖面更大的农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把气象服务搭载到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之上争取有至少一种手段可以向每一个地区和村镇、农民传递农业气象预警信息让灾害防御服务进村入户;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力争做到乡乡有分管领导和气象服务站、协理员、灾害应急预案做到村村有气象员和接收预警的能力。2继续完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气象部门应努力让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的完善进入当地发展规划建设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建立应急预案体系把应急预案向乡村、街道和基层单位等延伸充分体现灾害预警信号在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里的消息树作用在气象预警信息的导向下形成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促进各单位实现真正的预案联动和信息联动、措施联动。与此同时大力建设气象信息队伍形成良好的公共参与格局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合力[1]。特别是要继续完善编制当地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促进规划的实施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职能;继续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隐患数据库编制灾害高风险区、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按照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以及预测预报结果分析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登记、变化趋势等加强政策性保险气象服务为农业稳产保驾护航。气象部门在利用公共平台发布信息的同时还要增进和广电、电信等的合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保持发布渠道的畅通实现防灾减灾。只要发生农业气象灾害就能在短时间里进行联动应急快速启动应急方案使损失最小化。3消除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现如今国内很多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都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成就但也要由上而下消除其薄弱环节推广体系建设理念为灾害防御体系的完善提供便利。第一完善制定农业气象软件服务政策、服务流程。在建设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做好整体服务规划明确农业气象软件服务政策及流程的重要性将其和实际情况做比较优化服务流程有效控制软件服务[2]。第二适当增加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设备投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需要健全的技术与设备投入体系的支持有效解决设施设备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增加对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农业气象设施配备尤其是要加强对气象人员的技能培训为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人才支撑。这些人才不仅要懂气象还要懂信息技术和农业接地气、懂农事、知农时、察农需掌握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农业气象服务所需设备设施的数量按照标准合理分配体现农业气象服务设施配备的均衡性。第三以预防为主建立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要深入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调查及评估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建设等面向农村推进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保障服务提升基层对气象灾害风险的防范能力。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起农业安全生产的坚实防线。总之气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并急需完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消除其中的薄弱环节争取经过努力及早形成适应地方农业生产需求的、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与价值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赵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132.[2]童彬陈柏富.农业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8(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