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669922A(43)申请公布日2020.09.15(21)申请号202010624730.4(22)申请日2020.07.01(71)申请人北京瑞迈三和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00000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2号楼17层1720室(72)发明人刘凤侠(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代理人张楠楠(51)Int.Cl.H05K5/02(2006.01)H05K7/20(2006.01)B01D53/26(2006.01)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水箱,所述柜体的下方安装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前端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右侧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柜体的左侧下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上方安装有制冷机。本发明设置有制冷机,设置制冷机可以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一个持续长久的制冷效果,保证水在一定的低温,设置水泵可以将水箱的水进行一个抽出效果,使其在散热管内部进行流通,用来对柜体内部进行一个降温的效果,设置滑槽可以方便隔板轻松的抽出和清理安装,也可以提高柜体内部的可活动空间,方便用户操作。CN111669922ACN111669922A权利要求书1/3页1.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柜体(1)和水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下方安装有防滑垫(15),且防滑垫(15)的前端安装有第二水管(16),所述第二水管(16)的右侧安装有水泵(17),且水泵(17)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水管(2),所述柜体(1)的左侧下端安装有水箱(14),且水箱(14)的上方安装有制冷机(12),所述水箱(14)的内部右端面安装有出水口(13),所述柜体(1)的后端安装有散热风机(18),所述柜体(1)的外壁上方安装有风口(7),且风口(7)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6),所述柜体(1)的内部上端面安装有风扇(3),且风扇(3)的下方安装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后端安装有散热管(19),所述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槽(10),所述柜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热铜板(8),且吸热铜板(8)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框(20),所述安装框(20)的内部安装有吸水海绵(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与防滑垫(15)之间为粘接,且防滑垫(15)关于柜体(1)的中轴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上方安装有遮板(5),所述遮板(5)通过固定块(4)与柜体(1)之间为焊接,且遮板(5)的横截面设置为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铜板(8)与柜体(1)的内部为固定连接,且吸热铜板(8)贯穿于柜体(1)的内部,并且吸热铜板(8)关于柜体(1)的中轴线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11)与安装框(20)之间为粘接,且吸水海绵(11)关于安装框(20)的中轴线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7)与柜体(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防尘网(6)贯穿于风口(7)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12)与水箱(1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水箱(14)通过第二水管(16)、水泵(17)和第一水管(2)与散热管(1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散热管(19)横截面设置为S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与安装框(20)之间构成嵌合结构,且隔板(9)与滑槽(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节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部设置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上平板(001),所述上平板(001)与柜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平板(001)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滑轨(002),所述第一滑轨(002)沿柜体(1)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滑动杆(003),所述第一滑动杆(003)设置在上平板(001)内,所述第一滑动杆(003)与第一滑轨(00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杆(003)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上平板(001)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002)内,所述上平板(001)前后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杆(003);支撑杆(005)组,所述支撑杆(005)组设置在第一滑动杆(003)的下方,且第一滑动杆(003)的左右